第五章 另一个秦嬴的崛起(第5/16页)

晋定公当然不反对,他要是能反对,他就不是晋定公了。

于是,形成决议:打倒士吉射。由荀跞、韩不信、魏侈带着部队向二家展开军事行动。然而,那两家还真的厉害。中央军连番猛攻,硬是拿他们不下。

如果士吉射和荀寅硬是死守到底,局面还真不好收拾。可这两个家伙一点儿政治眼光也没有。他们被猛攻了几天之后,觉得自己太窝囊了,既然你们把老子当成叛乱分子,老子真的就叛乱一把。于是,直接派兵出来,打算把晋定公也拿下来。

晋定公虽然是一块招牌,六卿向来不把他当一回事。可招牌有时还是有用的,还是可以拿来忽悠人的,尤其是忽悠本国的小屁民们。

荀跞是个聪明的家伙,看到士吉射和荀寅带着部队冲向晋定公的宫室,知道这两个家族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便大搞舆论战术,说士吉射要危害大晋帝国的伟大领袖,要颠覆我们伟大的祖国,大家团结起来,打倒这两个反动派。

广大晋国人民群众果然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积极行动起来,向士吉射和荀寅发攻人民战争。

两个哥们儿这才知道,攻打晋定公很容易,但后果真的很严重。于是,立马跑路,在韩、荀、魏三家的追击之下,逃到朝歌避难。

最后,三家老大一齐向晋定公为赵鞅求情,说赵鞅在这场动乱中很无辜。既然三家老大说赵鞅很无辜,那赵鞅就很无辜。于是赵鞅又官复原职,一脸笑容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并来到晋国的宫室里,跟定公同志亲切交谈。

把士吉射和荀寅赶跑,六卿只剩下四卿。

荀跞同志认为,咱们晋国的传统是六卿,现在只有四卿,还是增补两家吧。让士皋夷顶替士吉射的位子,当范氏的老大;梁婴父取代荀寅当中行氏的带头大哥。那个士皋夷是士鞅的庶出儿子,向来跟士吉射有矛盾;而梁父婴则是中行氏的家臣,但更是荀跞的铁杆。两人在平定两家的动乱中,旗帜鲜明地站在四家的立场上,对打跨范氏和中行氏立下了大功。荀跞以为,这个方案别人可以反对,但赵鞅一定不反对。

哪知,最后就是赵鞅坚决反对。

赵鞅这时还算是为晋国着想。他觉得,六卿权斗了几十年,使得晋国越来越疲软。六卿当中,不管谁当执政者,最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哪管晋国的死活。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士鞅一手遮天,什么利益都抢,什么权力都抓,把晋国最后的资源都玩得一点儿不剩了。因此,他认为,如果还是六卿执政制,晋国倒下将是不久的事。所以,他坚决不同意。

他不光自己不同意,还让魏侈和韩不信跟着不同意。他们三家算一派。现在范氏和中行氏完蛋,他们对立面的势力就少了一大半,这对韩赵魏三家的发展实在太有利了。如果增进那两家,你们看看,士皋夷是范氏的,那个梁父婴是中行氏,加入六卿之后,只会增加智氏的力量,对他们的将来没有一点好处。现在四卿,他们占了三卿,只剩下荀跞一个老头子,虽然是首席执政,但也玩不了很多了。于是,韩家和魏家也反对。

荀跞是智氏一族的中兴之主,靠的不是别的本事,而是切彻头彻尾的低调做人,只要不是明显地跟他争抢,他都可以让你一把。现在看到三家反对的态度这么强硬,就不再说什么。

当然,他还是要说的。他跟那两个哥们儿说:“我推荐了,但赵鞅不同意。他不同意,我也没有办法。”

然后很弱势地长叹一声,闪人。完成任务。

荀跞完成任务了,好像什么事也没有了。

赵鞅头痛的事却来了。

梁父婴绝对不是什么好鸟。他出卖中行氏,就是想把自己的老大打倒,然后冒出头来顶替那个位子,直接进入晋国的权力圈子。哪知,只是在这个圈子边缘游走一圈,就被赵鞅挤了出来。

梁父婴大怒。他要报仇。

当然,他也知道,以他现在的力量,对赵鞅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的。但可以削弱一下赵鞅的实力。

这哥们儿眼光很毒,知道赵鞅能有今天这个势力,主要是手下有几个猛人在帮他。其中最厉害的人就是那个董安于,如果把董安于搞掉,赵鞅会感到很痛苦。

于是,他去找荀跞,对老荀说,赵鞅能做到今天,靠的全是董安于。如果没有董安于经营晋阳,赵鞅的命再大,也给士吉射他们搞定了。现在只要把董安于搞定,赵鞅以后就不能折腾了。

荀跞的内心世界最怕的就是赵鞅。现在听说把董安于搞定,就可以遏制赵氏的发展,当然很感兴趣,盯着梁父婴:“你有什么办法搞定董安于?听说这哥们儿真的很了得。”

梁父婴说:“这次争斗,虽然范氏和中行氏做得不对,但最先制造事端的却是董安于。咱们就用这个理由杀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