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秦中衰(第7/12页)

而秦桓公对这些新闻却一点儿也不知道,还傻乎乎地给楚国写了一封信,说要去楚国联合起来干了晋国这个霸权主义者。

楚共王在读完这个信之后,就在那里签上:本人鉴定完毕,请晋侯阅示。

晋厉公一看,就更气爆了,觉得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

当然,晋厉公打一仗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想把霸主地位重新确立起来。因此,他向诸侯发出号召,说秦国多次联合白狄骚扰中原,让大家生活过得很不爽,人民无法安居乐业,所以,咱们必须联合起来,把他们打残。

那些诸侯看到晋国突然又威猛起来,而且提出的这个口号也很大,很得人心,于是都派兵过去,跟晋国组成多国部队。

于是,一场历史大战就这样爆发。

公元前578年,晋国决定对秦国宣战。晋厉公这时倒还按程序办事,先让那个吕相写了一篇《绝秦》檄文到处发表,从秦晋两国的关系及穆公和晋文公的交往开始,一直写到现在。把秦国的所有人品问题全部细细数了一遍。反正你一看这篇文章,你就觉得秦国几代领导人都是世界上顶级坏分子,什么坏事都是他们干出来的。这样的国家,这样的领导人,基本上是可以划为流氓国家,无赖老大。这样的流氓国家,你若不打仓就不倒。因此对他们不用再讲什么人话了,只有直接开打。

这篇绝秦书被收于左传,也被收入史记,更被后来的《古文观止》选上。有兴趣的可以去找原文来读读。

之后,晋国就派出他们最强阵容外加多国部队向秦国宣战。他们先把秦国的那个弱弱的外援白狄在交刚那里一棍打死——至此,所有的狄部落全部玩完。然后于第二年(即公元前578年)的春天向秦国正式宣战。

这次晋国是把全部家当都拿出来,首发阵容是:晋厉公、栾书、荀庚、士燮,韩厥。他们带着晋国全部武装力量来到周王城,与已赶到那里的齐、宋、卫、鲁、郑、曹、邾、滕八国联军会师,组成了有九个国家参加的多国部队。

晋国在这里举行会师仪式,是有他们的理由的。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请来周王,让周王不得不承认现在晋国是多国部队的总指挥,从而让霸主地位合法化。

他们在这里开了个军事会议后,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向秦国开进。

秦桓公这时胆子很强大,听说多国部队来了,一点儿都不怕,也带着秦国全体武装力量出来迎战。看看这个世界到底谁怕谁。

公元前578年,双方会战。

秦兵很勇敢,在多国部队的阵地上冲锋了多次,然后又挡住了多国部队的冲锋多次。可后来他们发现,多国部队的人数确实太多,他们部队的人口数量也太少了,厮杀了大半天,虽然多国部队倒下的尸体有很多,可人家的队伍还是那样庞大,而他们的阵营弱小得越来越明显了。秦桓公这才知道,多国部队有时还真不好惹。

于是,只得高叫风紧扯乎,再打下去就没有跑路的机会了。

秦兵当天就打了个大败仗,然后在秦桓公的带领下,疯狂往回跑。多国部队疯狂追击,一直追到侯丽,这才立定,然后收拾行李回师。他们当然还想疯狂追下去,但真的追不动了。

这一战,历史上叫“麻隧之战”。战斗的结果,虽然是秦军大败,败得满地找牙,可多国部队的损失也不少,而且在这场大战中,秦国虽然大将成差和不更女父(呵呵,不更是职务名,女父是人名。为什么叫不更,我也不知道。总之,据说是当时二十四等爵的第四级)被敌人抓走,但多国联军中的曹国老大曹宣却在战场上光荣牺牲。光从这个方面上看,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是很高的,多国联军的损失也是惨重的。当时,诸侯们虽然天天打来打去,但把秦国全部吞下的想法还是不敢产生的,而且秦国很大,战略纵深太长,再打下去,他们的力量也不够。再且,晋国也刚刚把霸主抢到手中,各国也刚刚团结起来,要是让其他国家再损失下去,人家就会有意见。况且如果再陷入秦国的泥潭之中,楚国说不定马上就撕毁和平协定,突然向晋国进攻,那可就什么都完了。于是,晋国也宣布撤军。

此战之后,秦国正式进入中衰时期。而其他诸侯受伤也不轻,从此好多年都无力再战,更不敢再惹秦国了——他们这才知道,秦国虽然失败了,但秦国并不是真正的纸老虎,能以弱抗强。打得双方都差点精尽人亡,不是每个诸侯国都可以做到的——这也给陷于中衰时期的秦国争取了一段没有战争养精蓄锐的时间。

第二年,秦桓公死了。他在位时间很长,但死得最郁闷。

鄢陵之战

这场战争认真盘点起来,秦国无疑是最大的输家——给人家扁得差点灭国灭种,不算输那就没有输家了,其次应该是那八个参战的诸侯国。本来秦国跟他们既不算友好国家,也不算交恶国家,基本上是跟他们没有关系。可因为晋国的原因,他们被绑在了这驾战争的机器上,也不得不带着本国那点儿有限的武装力量前来,在三秦大地上冲锋陷阵,与强悍无比的秦军面对面地大砍大杀。最后虽然以胜利而告终,可自己的损失也是史无前例的,直接造成了之后的衰落,为以后秦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