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魏末日(第2/14页)

当时上党王元天穆,负担着阻击南梁军的职责,但是,彼时的北魏,正是一片大乱之际,天下纷纷扰扰,所要对付的敌手,又岂是南梁一家?除了元颢的这支军队,元天穆另外要对付的,是上年发动叛乱的邢杲。

于是,元天穆开了个会,会议的议题是——乱军那么多,先打谁?大家众口一词——邢杲。只有一个叫薛琡的人表示反对,他的理由是,元颢这小子,毕竟是皇室宗亲,牌头硬,牛逼响,不可预测性高,不如先干他。

感谢薛同志的认可,但是,只有你一个人认可,又有啥用呢?

元天穆综合各方意见,做出了决断——率军东下,去青州(今山东益都),打邢杲;至于元颢?料理完了邢杲再说!

论牌头,论名气,元颢当然是秒杀邢杲——邢杲不过只是个小地主,他手里的,也不过是些当地流民;但是,很可惜,在最关键的地方,邢杲秒杀了元颢,那就是,军队的数量。邢杲起事一年不到,手里的人马,已有十万之众,而得到了南梁鼎力支持的元颢,手里头,却只有七千……

七千对十万?这笔账白痴都会算,更何况是老奸巨猾的元天穆。

七千士兵?建立王国?这就是萧衍的算盘。这位面带微笑的岳不群,做出了一次极为奸猾的投资,他不愿意为元颢投下重注,以免血本无归,他要等等看,如果元颢上来就倒霉,那就让他倒霉吧,如果元颢侥幸干出了点什么,他同样还可以继续加码。

元颢当然知道萧衍的想法,但是,人在矮檐下,谁能不低头呢?

当然,元颢也不必太过窝火,虽然七千人的军队确实不够看,但是,如果主帅是陈庆之呢?那就足够山崩地裂了。

这位陈庆之,时年四十六岁,此时的他,才刚刚崭露头角,以他这种级别的名将而言,这个岁数才出头,确实晚了点。然而,那毕竟是个看人先看出身的年代,寒门子弟陈庆之又如何指望年少成名呢?

四十六岁的陈庆之,截至目前参加了两场战事,但是,对一个注定要成为传奇的将领而言,两场也就够了——第一场战事,陈庆之创造了两千击溃两万的神话(该年陈庆之四十二岁);而第二场战事,陈庆之先用200人袭营,大破北魏先头部队,后在受到前后夹击的情况下,以劣势兵力连破北魏十三座营垒,杀伤无算,涡水为之不流。

然而,真正让陈庆之奠定江湖地位的,还是此次北伐。

趁着元天穆东征邢杲,陈庆之率军继续北上,很快攻克了荣城,抵达了梁国(今河南商丘)。驻守在此的,是北魏都督丘大千,眼见大敌当前,他没有丝毫懈怠,连修9座营垒,意图阻挡南梁军北上。然而,一天时间都不到,陈庆之就攻克了三座营垒,丘大千眼见对手骁勇至此,瞬间丧失了斗志,选择投降。

这是因为丘大千人太少吗?No,他手里有7万人马。

夺下梁国后,元颢似乎已经心满意足,于是,趁着局势有利,他决定举行登基大典。说是登基大典,其实仪式粗糙的很——好吧,换个词,简约的很;元颢登上了城中的一座高台,烧了点柴,然后,借着袅袅升起的青烟,元颢祷告天地,祭拜天神,然后——仪式结束了……

登基大典之所以如此简约,是因为,元颢认为,有简约的就不错了……

然而,陈庆之并不认为这是北伐的终点。北伐军继续前进,抵达考城,在这里,陈庆之遇到了元晖业所率的两万禁卫军,然后就是一场大战,结果没有任何一丝悬念——陈庆之大胜,元晖业大败,甚至,大败的元晖业还成了俘虏!

北伐军势如破竹,北魏政府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对不起颢哥,我们错了,不该鄙视你的。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北魏政府开始紧急调军,拱卫中央,五月六日,北魏任命杨昱镇守荥阳,尔朱世隆镇守虎牢,尔朱世承镇守崿坂,咔咔咔,瞬时之间,就在洛阳东侧连设三道关卡;五月十四日,北魏政府宣布戒严。

紧接着,陈庆之开始西进,然后在荥阳碰到了杨昱,而杨昱手里的人马是——七万……战事结果如何呢?赢了?很不幸,输了!七千对七万,输了是正常,赢了才不正常。当然,这是陈庆之军事生涯中,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所吃的唯一一场败仗。

武的不行,那就来文的,元颢派人去招降杨昱。结果更没悬念,打了胜仗还投降,这是怂包,杨昱是条汉子,所以他说——滚蛋!

武的不行,文的也不行,但是,眼下的情况是——不行也得行。

就在北伐军遇挫的当口,那边刚刚料理完了邢杲的元天穆已经拍马赶到,然后,“先遣其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领胡骑五千,骑将鲁安领夏州步骑九千,援杨昱;又遣右仆射尔朱世隆、西荆州刺史王罴骑一万,据虎牢。天穆、吐没儿前后继至,旗鼓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