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2/3页)

李纲听了这事,十分气愤,同时却又有点纳闷,难道吕忠全长途跋涉来到怀州,为的就是告此一状吗?吕忠全说当然不是,小民是另有事情要同李大人讲,但请李大人屏退左右。

李纲观其颜色,似是怀有重要机密,遂命甘云及其他侍从全都退出,离大帐十步警戒。

这时吕忠全方趋近李纲,低声道出了来意:“小民乃奉大金国西路军元帅宗翰之命,前来传话与李大人。”

此言微若耳语,却如平地惊雷,炸得李纲登时面色骤变:“你说什么?”

吕忠全却很沉得住气:“李大人莫急,请容小民把话说完,然后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李纲见状,倒不免啧啧称奇,暗忖这里面定有缘由,应当弄它个明白。于是他平息了一下呼吸,稳住心神,冷着面孔对吕忠全道,想不到你一介商贾,竟敢做如此勾当,可算是胆大包天了。也罢,既然你有这份狗胆,本帅且听你聒噪几句。

吕忠全垂首称谢,沉沉低语道,个中原委说来话长,小民尽量简而言之,请李大人耐心听过。

原来,由于吕忠全夫妇俱为晋北人氏,吕家祖上在汾州乡间尚略有薄产,被迫离开汴京后,他们就打算先回那里落脚。当时汴京城里正洋溢着一片天下太平之声,他们以为那一带的金军亦已退去,回乡谋生应当没有什么问题。

谁知河北西路境内压根就没太平下来,宗翰的西路军在该地区恣意横行,猖獗如故。行至汾河边时,他们遇上了一股丢盔卸甲狼狈奔逃的宋军溃伍。这些败兵被金军打得屁滚尿流,见了百姓却如狼似虎。吕妻为保住随身携带的一点盘缠,竟被一个宋军押队一剑洞穿了腹腔。其子亦在混乱中被宋军的马蹄踏破头颅身亡。金军的铁骑随后追杀过来,吕忠全与部分宋军溃兵以及若干逃难的百姓俱遭擒掳。

吕忠全早闻金军之残暴举世无双,自忖此番必死于金人之手无疑。岂知他后来的遭遇,却全然出其所料。金军俘获了这些宋人,并未肆意屠杀,而是经过筛选,逐去妇孺,余者则分别发至各部伍充作了杂役。对于其中的伤病者,还派人给予了简单的治疗。

因见金人的医疗水平实在有限,吕忠全出于职业本能,主动出来协助医治患者,引起了金人的注意。后来因其医术高明,名声不胫而走,竟被荐之于宗翰,留在元帅帐前差用,而且被给予了较优厚的待遇。再后来,他又逐渐得知,似此被金军留用的汉人还有不少,亦皆受到了相当的礼遇和重视。由此他感到原来金人并非只有杀人不眨眼的一面,汉人未必不能与之谋求共存。

基于吕忠全的切身遭际,从感情上讲,这时他对宋军乃至整个大宋朝廷的仇恨,已经是较之金军更甚。

金军对俘获在手的宋虏不予妄杀,且对其中怀有一技之长者还可格外优待量才使用,乃是出于两个原因。一者是由于他们在连续的征战中减员颇众,亟须补充为其正军提供后勤服务的各类劳役。二者则是有意地对汉人采取一定程度的怀柔政策。武将出身的主帅宗翰主要着眼于劳役之需,对怀柔不怀柔的不大重视,但在金军的高级将领中,却有一个人对此十分重视,这个人就是时任宗翰部元帅右监军的完颜希尹。

完颜希尹这个人,在骁勇善战上比宗望和宗翰都略逊一筹,因此未曾执掌过帅印,但他的政治头脑,却远远高于金军诸帅。此人精通周易,洞晓阴阳,熟悉中原文化,腹中韬略很深,是金朝中一位不可多得的饱学多才之士。金朝最早使用的文字,就是由其模仿汉人的楷书首创的,史称女真大字。

完颜希尹懂得,欲从根本上征服一个异族,特别是像汉族这样人口众多源远流长传承深厚的华夏大民族,仅凭武力是做不到的。如果不能争取到民心的拥顺,这个江山他们就是能打下来,也要付出极其巨大的代价,并且也坐不稳坐不长。因此他在征战的过程中,经常提醒性格暴烈的宗翰,一定要恩威并重,切不可滥杀无辜,要尽量避免激起汉人的不共戴天之仇和誓不两立之志,要尽量让汉人产生这种意识:只要乖乖地服从大金国的统治,他们的生命便会很安全,生活便会很安定,因此完全没有必要豁出性命非与金人拼个你死我活。

同时他认为,必须要在宋朝的重臣中积极争取合作者。如果这种人愿意为大金服务,其能量将超过战场上的千军万马。这个争取宋朝大臣为内应的主张为金太宗所采纳,后来在破坏南宋的抗金斗争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吕忠全以受宗翰委派之名前来游说李纲,就是出于完颜希尹的建议。

这个念头是他在与吕忠全的某次闲聊中,得知其曾与李纲有过一面之识后产生的。他当然不会幼稚地幻想吕忠全能够说动李纲归降,但认为有必要让他前去一谈。对于李纲的情况,完颜希尹掌握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李纲是坚决的抗金派;第二,李纲在朝廷里并不得志。此中便有文章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