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秦国建设篇实现帝国梦想(1)(第2/4页)

燕国在战国时的地理位置与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接近,而辽西郡又是中原各国人民去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旅游的必经之地,估计燕国也因此挣了不少车旅费,而了解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文化的辽西人民也主动去朝鲜、日本谋求导游的职业,时间长了,拖家带口在那定居,对两地的文化影响深远,至今都可见端倪。

韩国和燕国相比之下旅游业不太发达,但靠山吃山,在发展经济方面他们也不甘落后,它地处中原腹地,是南北商旅和贸易往来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屯留、长子、宜阳等城市四通八达,与赵国接壤又与楚国相邻,属于免税经济区。作为国际物流中心和贸易集散地,韩国从早就知道了无商不富的道理。

战国时期,东、南、西、北、中四面八方的联系和交往已经相当频繁,各地物资彼此得到交流,商人们在交通线上往来不绝,从前那种各地区间比较闭塞的局面已被打破,长时间的贸易交流使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特别密切,一时之间竟形成了人心、民生大一统的趋势,从而为秦统一六国后的统一管理垫定了感情基础。

经过春秋、战国、秦、汉,华夏族与兄弟民族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汉族。由于长时间的贸易来往,各地的土特产齐聚于市,长时间的砍价还价使各族人民方言慢慢地统一起来。战国时期的交通贸易大繁荣给华夏族经由与兄弟民族的交融而向汉族演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平台。

“华夏”亦称“诸夏”,传说出自黄帝,意思是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中国之人,与“蛮夷”对称。经过春秋、战国各国之间的相互征伐,中原地区的人们巩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加速了与其他一些民族的融合,于是正式形成华夏族。

和平主义者始终认为战争是残暴违背人性的,而且还严重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战争是把双刃剑,春秋战国时期过于频繁的战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减缓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应,比如,由于战争的原因促进了各民族积极融合,所谓不打不相识,不无道理。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民族间和列国间的战争与交往,可以看到:燕国势力扩展到辽河流域,结果有力促进了东胡族与华夏的交融;齐国为了国家发展需要,扫灭了境内的少数民族;秦国不仅由原先“杂戎、狄之俗”而逐渐实现了“华夏化”,还收复渭水流域的很多地区,又兼并巴、蜀,扩大了华夏族的范围。

在蛮夷之地的吴国,贵族们开始承认自己是周朝的后代,曾被中原列国视为“蛮夷”的楚国,也完成了自身的“华夏化”,并且融合了南方的苗、彝,又统一了越国(越国先灭吴国),甚至将势力深入到两广和云贵地区;韩、赵、魏兼并了包括中山国(属白狄族)在内的许多部族、小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经历了统一、分化、再统一的各族人民,差异渐趋缩小,乃至消失。只要能给提供好的生存环境,至于政治的更迭,对自己的生活、待遇没有决策权的老百姓们也不会去想那么多,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似乎是他们唯一的追求,民风民情也都相当的淳朴。

从春秋到战国,华夏族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政策,经历了一个由“尊王攘夷”到“以夏变夷”的变化。春秋时期,各领导集团便深知了喊口号的重要性,更是旗帜鲜明地宣传这个口号。其中,以齐、晋为首的华夏族各国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与周边的戎、狄、蛮、夷作斗争,这使华夏族的称呼更加响亮。

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华夏族也越来越像正规军,旗帜鲜明,但这同样也显现出了它的弊端,就如闭关锁国一般,不接受外族文化,就关起门来生活,对民族的融合造成了十分的不便。到后来一些著名的古代人口学家和社会学家都认识到了民族封锁对国家和民族的危害,因此中国古代就出现了很多民族政策。

进入战国时期后,华夏族首次提出要“改革开放”,不仅扭转了“不绝若线”的境况,而且势力范围大大拓展,力量远胜于夷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华夏族文化以其相对的先进性,吸引和改变着周边文化,逐渐地完成了“尊王攘夷”向“以夏变夷”转变,为民族文化大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以夏变夷”意味着夷、夏之间的民族意识趋向模糊、不分你我,不管是哪个民族同胞聚在一起,都能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畅所欲言,民族情感趋向和谐,民族壁垒趋向消解。而在“以夏变夷”的同时,华夏文化也不断吸收、融汇周边文化精华于自己的体系之中。最典型的例子,当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