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秦皇起始篇我的未来不是梦(4)(第4/5页)

秦国虽然在战国独领风骚很多年,但其他六国已经存在几百年,各国之间利益互相纠缠、关系错综复杂,况且都有自己的军事文化背景,这些都有可能给秦国的统一制造麻烦。在这纷乱的世界上到哪里去寻找适合秦国情况的一统天下方针呢?秦始皇想到了那个楚国人李斯,他相信在他那里能够找到答案。

此时的李斯在秦国如鱼得水,他不但学富五车,整人很有一套,而且凭借掌握着高新技术,对六国的脾气秉性也进行了分析,靠着经验及对六国性格的研究,结合当时秦国的局势,提出了总的战略方针: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北取赵,中取魏,南取韩,然后再进取燕、楚、齐。

然而由于专业的不对称,李斯虽然考虑过秦王统一六国方针,但很惭愧并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李斯的专业是法家,精通的治国之术,要考虑谋国之策,他只能干瞪眼。不过李斯既然深通权谋,肯定知道如何为领导分忧,他为领导推荐了一个叫尉缭的外国军事专家,并介绍了这位专家的最新科研成果——秦灭六国方法论。

战国时期的尉缭是个神秘莫测的高人,江湖上对尉缭的介绍有两个版本,一是魏惠王时期的尉缭,拜鬼谷子为师,职业是军事理论家,曾出版《尉缭子》一书,记载了兵法二十四篇,后来定居了魏国。二是李斯介绍的尉缭,也是位军事家,来自魏国大梁,不过二人年龄悬殊较大,不知是否同一个人。

李斯急始皇帝之所急,为始皇帝推荐军事家尉缭,以成就其雄霸天下的野心,始皇帝向来求贤若渴,为了显示自己尊重知识分子,始皇帝规定尉缭的衣食住行与自己待遇相同,这在等级观念森严的时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就连大功于秦的李斯最后也没有混到这个级别,可以想象始皇帝对他的尊重。

在纷至沓来的各国业务精英中,公元前236年从魏国来到秦国的尉缭,作为一个优秀而又奇特的特殊人才表现尤为出色。嬴政也对他十分的器重,和他行平等的礼节,同吃、同穿、同住。可见刚刚树立宏伟梦想的嬴政对人才引进的重视,可谓是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一块儿上了。

尉缭这个人不但技术能力突出、业务素质高,对心理学研究的也相当透彻,是不可多得的全面型人才。在和秦王嬴政同吃、同穿、同住的那段日子,他对秦王的性格做了相当透彻的分析,最后给嬴政的性格出了份检测报告:“少恩而虎狼心。”即他事业未成的话,肯屈居忍下,但一旦得志就极易吃人。

经过对秦王性格重点分析得出结论后,尉缭最终看到了自己和秦王相处下去的未来,“伴君如伴虎”,他最终还是决定设法跳槽,总有一天嬴政会容不下他。但是嬴政也不是吃素的,他看出尉缭的跳槽意图之后便极力劝阻,他任命尉缭为国尉,而且各种能想出的优厚待遇任他选择。

国尉是怎样一个职位呢?称它为军委主席一点都不过分。在综合原因的影响下,尉缭工作又加倍地努力,尽职尽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值那个价儿。他不但建议秦王嬴政承范雎“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还进献了离间六国诸侯的整套技术方案,并先后为秦国扫平群雄,建立了巨大的功勋。

在国尉的位置上干了一段时间,功成名就的尉缭也开始想着挣点养老金了。无论什么时候,做适合自己的事情都是相当重要的,尉缭子思考再三,综合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最终他决定出书。接着他就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系统地总结了自己对战争和战略、战术等方面的经验、观点,最终写出了《尉缭子》一书。

虽然始皇帝很尊重尉缭,但尉缭却对始皇帝评价不高,他曾向学生介绍过始皇帝:恐龙男、阴险、鸡胸、声音难听、心地不善良、忘恩负义……看来尉缭真是太有个性了,始皇帝给他高干待遇,却费尽心机的诋毁始皇帝,但始皇帝并没有因此处理尉缭,说明尉缭肯定为秦国作出了无人能及的贡献。

李斯是个小心眼的人,而且还嫉贤妒能,从他后来整死自己的同学韩非子这件事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这些性格。但像李斯这种为维护自己利益,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却没有对尉缭下手,排除李斯改邪归正的可能性以外,只能说明尉缭有着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根本不会让李斯感受到威胁。

神奇的尉缭在被始皇帝聘为统一六国总顾问之后,给始皇帝上书,对当前形势进行了简单而又精辟的分析。他认为目前秦国虽然强大,但秦国的强大给其他六国带来了严重威胁,犹如众矢之的,人人欲对之,一旦六国形成利益共同体,再次组织联军合作进攻秦国,就会对秦国的发展和前景带来不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