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秦皇起始篇我的未来不是梦(4)(第2/5页)

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各方面都得到快速的发展,这和秦国的人才引入机制有很大关系,始皇帝一叶障目,驱逐外国投资者和技术移民,说明他对问题的思考太过简单。如果这条法令真的被实施,严重的人才流失,将给秦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幸运的是上天给他派来了李斯,阻止了逐客令的实施。

自公元前247年起,战败的联军再也没能组织起合纵队伍,合纵抗秦的故事也再没上演。而此时的秦国,也需要及时调整战略,不动声色休养生息,所以暂时没有去找列国的麻烦。从小便才华横溢的嬴政亲政后,如何有效整合六国成了秦国朝堂经久不息的话题,而提出有效策略的人正是李斯。

李斯,楚国人,家境贫寒,座右铭:知识改变命运,主要经历:由于父母官的推荐,刚毕业不久,年纪轻轻就被举荐成为一个仓库保管员,后应聘秦国,最高职位丞相。特点:洁身自好,在做仓库保管员时,从不倒卖仓库的粮食。

李斯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在做仓库保管员时他发现,厕所里的老鼠和粮仓里的老鼠贫富差距很大,生活质量差别甚远,通过研究,李斯认为生存的环境决定了生活的质量,把这个科研成果适用到了人的身上,李斯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完全在于能不能找到一个优越的环境。

一心寻找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天地的李斯,不顾单位领导的挽留,离家出走,拜闻名天下的大学问家荀卿为师,学习法家思想,具体说就是帝王之术。在异国求学期间,他苦心钻研学业有成,并结识了韩非等一大批知识界精英。

李斯求学有成后,根据他善于分析国际形势的专业特长,出于职业前景的考虑,他没有选择回国效力,而是决定到秦国去打拼事业,因为他知道除了秦国,他最终都会步回生活的老路,不可能得到任何国家的重用。虽然李斯选择会遭受许多人对他缺乏国家荣誉感的谴责,但他不后悔。

李斯选择了去秦国效力,历史也选择了李斯。此时的秦国,经历了很多年的机构改革,已经形成了重用草根精英人才的优秀传统,秦国一直在进行领土扩张的长远战略规划,国家各方面的建设都需要人才,最重要的是,秦国有着一统天下唯我独尊的野心,这正好跟李斯向往的人生轨迹重合。

公元前247年是李斯难忘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他找到了在秦国的第一份工作——吕不韦的门客。李斯认为常在领导家活动,能被大领导始皇帝发现的机会肯定要多一些。然而现实情况让李斯很寒心,每天像李斯这样去投靠吕不韦的人,有如过江之鲤,数不胜数。吕不韦听说李斯前来投奔,根本没当回事。

李斯应该是个优秀的广告策划师,当看到吕不韦把他当成一般门客时,他及时打出了师傅荀卿这张名片,果然听说李斯师从大学问家荀卿时,吕不韦激动得鞋都穿反了,出门亲自相迎,并安排李斯做了《吕氏春秋》的总编辑,实地考察这个叫李斯的小伙子的文学功底和意识形态。

李斯没有辜负吕不韦的期望,在做《吕氏春秋》总编辑工作时,把编写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深得吕不韦的赞赏。按照常规,工作努力应该受到领导的奖赏才对,可《吕氏春秋》的成功编纂不但没有让李斯事业飞黄腾达,反而招来了一场大祸,原因就是他的主人吕不韦先生彻底垮台。

吕不韦倒台,树倒猢狲散,吕不韦的门客纷纷四散奔逃,李斯被当作同党嫌疑列入被清理行列,后虽经查实无罪释放,但要倒霉喝凉水都会塞牙缝,秦国又发觉了郑国的间谍行为,始皇帝对秦国境内的客卿,下达了驱逐令,李斯又被列入被逐的行列,李斯的多年努力眼看就要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斯很郁闷,郑国向秦国派出间谍,你找郑国麻烦就是了,为什么端掉六国客卿的饭碗?愤怒之下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写出了《谏逐客书》,向始皇帝示威抗议。在这篇《谏逐客书》中李斯用秦国先祖的成功经验质问始皇帝驱逐客卿行为,并提醒始皇帝驱逐客卿其实是削弱自己壮大敌人的愚蠢行径。

李斯冒险向始皇帝上书的这篇《谏逐客书》,充分说明了他不但是个合格的文学家,而且是个成功的心理学家。在这篇《谏逐客书》中他准确地把握了始皇帝渴望统一天下的心理,通过自己的精彩演绎,成功打动始皇帝,成为千古名谏。始皇帝在这场政治事件中表现出的博大胸怀,也说明秦国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

天生大才必不凡,或许嬴政就是天生做君主的材料,在他十三岁继承秦王位后,同龄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怀着撒娇,他就已经知道如何才能尽情利用大臣的智慧。所以当李斯写的《谏逐客书》交给嬴政时,嬴政被李斯的分析震撼了,他当机立断利用手里有私权的机会,立即决定改变排斥客卿的政策,撤除逐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