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秦皇起始篇我的未来不是梦(1)(第2/5页)

一个人在极度的膨胀中很难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知,秦庄襄王登基后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能力超强,从而产生盲目的自信。在偶像秦昭襄王丰功伟绩的激励下,他很想效仿他的爷爷,通过战争取得秦昭襄王那样的成就,他哪里知道成功者是不能完全复制的,如果强行模仿成功者,那下场会很惨的。

在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的时候,周赧王经过一场闹剧后向秦国投降,周王朝宣告灭亡。秦昭襄王很够意思,不仅没有杀周赧王,而且还封他为周公。然而当时由于种种原因,周王朝仍留下了由东周君率领的残余势力,就是这股残余势力导致了周朝彻彻底底的灭亡。

或许是周王朝的确气数已尽,他的子孙可能都有些不自量力,当年的周赧王不自量力,号召根本不听他的号令的下属们讨伐秦国,结果导致债台高筑,一败涂地。如今的东周君可能是太想实现自我价值了,闲来无事之际,又号召诸侯们联合抗秦,这正好为秦庄襄王子楚提供了大动干戈的借口。

抛开军事实力不说,从军事战略眼光来看,周天子后裔东周君军事理论基础还是不错的,应该和当年的赵括有一拼。他不愧是大周王朝的王子王孙,政治上眼光很敏锐,斗争中经验很丰富,秦孝文王刚刚去世,秦国主要精力放在了新老政权平稳过渡上面,在这个特殊时期,政局肯定不稳,这为成功军事打击秦国提供了方便。

赵国的赵括因为纸上谈兵导致了长平之败,东周君也因读死书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在攻击秦国问题上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别说秦国仅仅是新君更替,就是秦国国内正在搞分裂,有哪个国家敢轻言灭秦呢?为了平息周王朝的最后一场闹剧,吕不韦自愿改行做了将军,亲自率军把周王朝送上西天,打赢了嬴子楚上任以来的第一场胜仗。

成为秦庄襄王后,嬴子楚本身就盲目自信,把自己列为超人一族,这场“东周残余势力剿灭战”之后,他对自己的军事才能深得爷爷的遗传更是深信不疑。的确,这场歼灭东周君的战役胜利来得非常轻松,给秦庄襄王制造了一统天下不费吹灰之力的错觉。于是秦国在这个整日大脑膨胀的君主领导下,开始了四处征战的生涯。

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了灾难,但对有些人甚至他的整个家族带来了辉煌。秦庄襄王穷兵黩武的政策,成就了一个姓蒙的家族。可以不客气地说,在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蒙氏家族立下了无人能及的功劳,书写了绚丽的篇章,如果没有蒙氏家族的出现,中国的秦朝历史或许会改变甚至是重新书写。

在秦国蒙氏家族中,蒙骜是家族的创始人。蒙骜是齐国人,秦昭襄王在位的时候,有能力的人都到国外发展,他也顺应潮流,来到了当时的超级大国秦国,碰运气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史书中关于蒙骜的记载很多,但清一色都是记载他如何打仗。不仅他本人强悍,他的儿子蒙武、孙子蒙恬三代人都成为了秦国的名将。

秦漂蒙骜是个很有能力的军事人才,就是因为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他才敢到秦国这样有野心的超级大国发展。人生是让人难以琢磨的,蒙骜在秦昭襄王时来秦,却直到秦庄襄王继位,才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从此走向成功之路,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连续祖孙三代都显示出了超凡的军事能力。

蒙骜在秦国掘到的第一桶金就是在公元前249年,蒙骜在秦国首次亮相,率领秦军攻打韩国。对于这场战争,历史上说得很少,不是不值得说,而是没啥好说的,这场战争完全是一边倒的形势,蒙骜轻松得到韩国的成皋和荥阳,秦国在没有合法转让手续的情况下,完全不顾及韩国的感受,在这里设置了三川郡。

秦国不顾国际道义,在蒙骜攻打韩国之后,强行在韩国疆域设了三川郡,三川郡的设立对秦国有很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秦国的势力范围轻松达到了魏国的首都大梁,为武力灭亡魏国提供了条件,其他战国各国,也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当然三川郡的设立也让蒙骜名扬六国,成了军事明星一族。

蒙骜在韩国的胜利,使秦国的势力范围入侵到了中原各国的腹地,给其他六国带来了极大的恐惧,当然此时最紧张和没有面子的人就是魏安釐王,也难怪魏安釐王心理防线崩溃,他站在自己的家门口往外一探头,看到的不是大魏辽阔无垠的沃土,而是秦国带有恐怖主义成分的军队,悲哀呀!

两次战争的胜利,满足了秦庄襄王的虚荣心,但却远远不能满足他不断膨胀的欲望,面对胜利,他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不断强调战争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他要用战争吹响扫荡天下的号角,终极目标为彻底摧毁其他六国的军事力量,把秦国的国歌唱响在战国的每一个地方,把秦国的国旗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