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秦国发展篇生逢乱世,身不由己(1)(第3/6页)

可能白起整天忙于砍人事业,没有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秦国战败后,他不但没有韬光养晦,反而对别人说出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类的风凉话。也可能是被秦昭襄王压抑太久,患上了轻度精神分裂症,还在公众场合出言挖苦秦昭襄王,以泄私愤。这样一来,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树混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君王更是爱惜自己的面子。听到部下汇报白起的种种危害社会安定团结大好局面的汇报,秦昭襄王立即下令:撤掉白起所有的官职。白起一气之下患上轻度脑梗,在床上躺了3个月才能下床。病愈后的白起觉得必须离开秦昭襄王这位是非之人,想回老家安度余生。

白起的老战友们听说白起准备离开咸阳回老家,秉承哥们义气大如天的教导,争相为白起送行。范雎听说这件事后,感到机会来了,他只用一秒钟回想了一下他和白起同志的传统友谊,就开始寻思,能不能在这件事上做点文章,彻底解决白起。

俗话说:斩草要除根,不除是祸根。范雎在白起离开后又进言秦王,说白起心中不服气,恐怕日后会集结党羽意图谋反。秦王似乎已经把范雎当成了他的大师兄,事事认为范雎说得对,这次也不例外,便派使者追上白起,令白起以死谢罪。白起榆木疙瘩脑袋,显然已经被封建言论“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迷惑不轻,遂挥刀自刎。

范雎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就是以德报德,以怨抱怨。在范雎的一生中,像得罪他的人都得到了范雎的报复,都被穿了小鞋,而像帮助过他的王稽和郑安平都被范雎提拔做了大官。范雎这样的先秦游士奔走于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在求取金钱与名誉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前进。

如果说白起是个倒霉蛋的话,还有一个该死却没死的幸运者不得不说。秦国进行轰轰烈烈的邯郸攻坚战的时候,仍是赵国质子的嬴子楚又一次面临死亡的威胁。其实上一次秦、赵两国交锋的时候,已经经历过类似情况,也算是经验老到了,但让身边人感到疑惑的是,在这次死亡危机中嬴子楚好像比上次更加害怕了。

嬴子楚想起秦、赵开战就害怕,作为人质,他主要是担心赵国把他撕票,原来他是嬴异人,活着没人疼,死了没人爱。可现在的嬴子楚是经过暗箱操作后的大秦王朝太子妃的嫡子,秦国未来的继承人,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嬴子楚不得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生命不仅仅属于他个人的,而是属于全秦国人民的。

秦国围困赵都邯郸后,嬴子楚面临被赵国杀害的危险,为了自己的生命和来之不易的地位,他决定要绝地反击,于是他找来了万事通吕不韦老板商量保命之法。嬴子楚先是想到给爷爷写信,让他考虑自己的生命安全罢兵,结果被吕老板一票否决,理由是秦昭襄王不会因为顾及他这么一个太子接班人的性命而退兵。

单纯的嬴子楚为了保命向吕不韦求教如何脱险,当听到向祖国求援毫无作用之后,乱了方寸的嬴子楚向吕不韦承诺,这次如果能从赵国成功脱险,今后愿与吕老板成为同呼吸、同命运、同富贵的三同朋友。一句话说的吕不韦怦然心动,经过周密策划,吕不韦亲自设计了一个跑路计划,并决定和嬴子楚一起离开赵国。

在嬴子楚从赵国跑路过程中,金钱又一次发挥了它的魔力,吕不韦看到赵国的门卫工资普遍不高,成功地向邯郸城门的门卫行贿,由于看在这些钱的面子上门卫殷勤地放他们二人出城了。这次有惊无险的逃逸,结束了嬴子楚这辈子所有的悲苦,他在秦国度过了一段难得的平静生活,安心地等待着令人期待的那一天。

从赵国成功跑回祖国的嬴子楚在自己的祖国生活过得优哉游哉,他不再费心为生存发愁,也不用再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不过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嬴子楚偶尔还会想起远在赵国的妻儿。想当初由于逃跑情况紧急,拖家带口可能降低逃生的成功率,嬴子楚只好选择了单独逃走。

身在赵国的赵姬比较烦,老公和老相好吕不韦都成功跑路,留下她和小嬴政孤儿寡母在赵国苦苦等待。要说赵姬还真是个独立女性,她没有绝望,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赵国的纠察队打起了游击战,躲过了他们无数次的搜捕。

嬴政因为没有父亲的缘故,从小就和母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苦难磨炼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的责任感。老妈赵姬虽然是个弱女子,但绝对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为了嬴政付出了太多太多,老爸嬴子楚离家九年,在没有父爱的关怀之下,始皇帝的童年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这让嬴政产生了深深的恋母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