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玄武门之变(第3/12页)

尉迟敬德也给李建成修书一封,表示自己曾经是刘武周的手下,对抗唐朝已经是罪大恶极了,幸好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自己,现在既然身为秦王的人,就应该效忠秦王,绝不能有二心。

在信的最后,尉迟敬德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我收了您的钱财依附于您,那就是个见利忘义的人,太子殿下需要见利忘义的人吗?

有水平!实在有水平!

说句实话,在我看到尉迟敬德说这句话之前,我对他一直停留在武夫的印象,只会在战场上打打杀杀的主。但是当我看到这句话后,我对他的印象彻底改变了。在我看来,这句话体现了一种智慧,一种不甘心做被人利用的奴才的智慧。

要明白如果你选择了背叛,那么接下来你将有可能被所有人背叛。尉迟敬德没有选择背叛是个让人敬重的人。

而从尉迟敬德的话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效忠李世民,完全出于两个字———义气。在这个世界上,讲义气的人总是令人敬佩的。

拉拢尉迟敬德的事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件事让李建成终于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金钱打动。

当然,这个世界上,见钱眼开的主也还是蛮多的。常何就是其中的一个。

收买人心

面对李建成的分化、打压、收买人心,李世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去应对,唯一能做的就是同时也收买李建成的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和李建成收买尉迟敬德这样的大人物不同,李世民收买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事实证明,后来正是这些小人物在某种意义上左右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一个人:常何。

常何,时任玄武门禁军守卫将领,曾经加入过瓦岗军,后来跟随李密投降了唐朝,李密叛唐后,跟着李密一起出逃,李密被杀后,常何再次归顺唐朝,因为有和李密共同出逃的污点,所以二次归顺唐朝以后,他的官职被降低了。

作为门卫的常何,在当时来讲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历史有时是失重的,它往往出人意料地将很多应该由诸多大人物完成的任务,交给了很多小人物,常何就是其中的一个。

关于李世民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收买的常何,以及用的什么收买手段,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在我看来,收买人心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感情需要慢慢培养嘛。至于收买的手段,无非是金钱与美女。

如此看来,常何的确是个见钱眼开的人。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有很多人认为,李世民收买常何,就是为了方便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在我看来,这种说法不太靠谱。

在前面我们说过,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一直有退守洛阳的想法,既然有这样的想法,就说明李世民主观上并不想发动政变,所以收买常何,从李世民的主观意志来讲,和玄武门事变没有任何关系。

在我看来,常何只是李世民收买禁军将领中的一个。也就是说,在当时,李世民很可能收买了一大群的禁军将领,而常何无疑是收买最成功的一个。

当然,李世民收买禁军将领是为了在禁军中安插自己的人,以备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自救,如果没有后来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他是断然不会采取暴力手段的。

那么常何为什么就不能像尉迟敬德那样坚持自己的原则,拒绝李世民的收买呢?其实,这与他的地位有关。

从常何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仁兄并不受朝廷的待见,可以说能够担任玄武门的禁军守卫将领,已经算是重用他了,这也就证明在当时来讲他不属于任何派系,没有派系就没有靠山,没有靠山就别想升官。

如果一切就此平静地度过,也许常何干到老最多也就是个保卫科长,然后混个退休金回家养老。

但常何至少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在他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官职怎么说也应该得到升迁,但是没有靠山的他无论如何是实现不了这个愿望的。所以面对李世民的拉拢和收买,常何义无反顾地跟了过去。

我虽然对常何的行为不能认同,但是我能理解。因为在他的心中,至少还有一样东西存在———理想。

他不可能像李世民那样,统领千军万马,也不可能像房玄龄、杜如晦那样治大国若烹小鲜,作为一个小人物,我想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有个好的前途,穿上等的绫罗绸缎,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然后祭祖的时候,对着祖先说一句:常何没给你们丢脸。

而现在秦王李世民丝毫没有鄙视常何,还能让他实现心中的理想,常何难道不感激吗?所以我说,常何被收买,是因为他想实现心中的理想,而作为一个小人物,他是没有其他途径去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