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进击山西(第6/9页)

总之一句话,孙悟空是飞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的。

独孤怀恩接到觐见皇帝的圣旨后,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陷阱,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个计划简直天衣无缝。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狂妄自大害死人。

李渊!你还蒙在鼓里吧?有些事情你还不知道。

不!独孤怀恩!你的事情我全知道,只是有些事情你还不知道。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接下来的事情,相信不用我写,大家也能猜得出来。

武德三年(620)二月十九日,李渊下令诛杀独孤怀恩及其党羽,并没收了他的家产。

对于独孤怀恩我只想说:

野心是允许有的,但人不能没有良心。

追击!坚决地追击!

在与独孤怀恩的较量中,李渊展示出了超人的智慧,一举粉碎了独孤怀恩的阴谋。

没有大规模的杀伐,没有血腥的屠戮,我们看到的只是四两拨千斤的巧妙。当然,独孤怀恩同志之所以失败,也与他的智商有很大关系。

如果说李渊的胜利依靠的是智慧,那么李世民的胜利依靠的就是耐力。

四月十四日,在与李世民对垒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后,宋金刚终于坚持不住了。原因是粮食不够。

作为刘武周的先锋部队,宋金刚一骑绝尘,深入山西腹部,不可谓不勇猛,但打仗仅仅依靠勇猛是不够的,还要讲究战略和战术。也许宋金刚懂得这个道理,但是李世民比他更懂得这个道理,在柏壁龟缩不出,就是在等待这个时机。所以宋金刚只能是有前劲没后劲。

既然没有底气和人家拼了,那就只有一条路:撤退!

李世民一直在等待这个时机。

痛打落水狗还是很过瘾的。于是唐朝历史上一场罕见的追击战就此开始。

这场追击战简单来说,就是宋金刚在前边拼命地跑,李世民在后面拼命地追,很像警察抓小偷。

四月二十一日,李世民率军在吕州追上了为宋金刚殿后的寻相,见面之后一通猛打,寻相惨败,继续北逃,李世民继续追击。

双方谁都明白,各自手握本方的绝对主力部队,这次的较量谁都输不起。

目前宋金刚的任务是保存有生力量,李世民的任务是彻底打垮宋金刚。这是一场双方殊死的较量,也是一场耐力的比拼。

宋金刚跑得快,李世民追得急!据史书记载:“秦王世民追及寻相于吕州,大破之,乘胜逐北,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战数十合!”

二百余里,相当于从天津到北京,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岁月,李世民率军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堪称神速!

而且这个二百余里,是连续完成,并且中间还要和敌人交战,再除去士兵吃饭的时间,可以推算出来士兵们没有其他任何的休息时间,士兵们是人而不是野兽,就算是野兽也有疲劳的时候,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李世民这个连续的一昼夜行军二百余里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在上述这段历史记载中,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讯息,那就是李世民的骑兵战斗力。仅仅依靠步行完成连续的二百余里追击,显然是行不通的。唯一的解释就是,李世民是带着骑兵在追击,而且是骑兵部队中的轻骑兵部队。

这个很好理解,如果带的都是重骑兵,相信宋金刚早就一溜烟跑得没了踪影。最关键的一点是,在追击的过程中,还要和敌人交战,并且每次交战还都必须打赢。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困难了。

但李世民做到了。

综上所述,应该可以推断出来,李世民的骑兵部队战斗力应该有多强。简直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恐怖!这仅仅是个开始。事实上,骑兵在唐朝已经发展得异常壮大。不要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不断地见识到他们的风采。

连续的追击,连续的打击,使宋金刚很是狼狈。但同时,唐军也已经疲惫不堪,即使是机器,在运转了很长时间后,也需要休息,何况是人。当唐军追到高壁岭时,体能终于到达了极限。

很多天来,士兵们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充分发扬“疯狗”精神,咬得宋金刚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但即便是疯狗,疯到一定程度时也需要吃饭、睡觉。从柏壁到高壁岭,唐军已经整整追击了将近半个月。

虽说士气高涨,但同时也是疲劳至极!

所以,一个人开始出来阻止李世民继续疯狂的追击,他的理由很简单,如果再这样下去士兵们即使不战死,也会被累死。这个人就是刘弘基。之所以刘弘基会站出来说话,是因为他的职务———行军总管。

如果说主帅李世民,相当于现在一支职业足球队主教练的话,那行军总管刘弘基就相当于这支球队的领队。

主教练负责指导球队的训练、打比赛、战术制定等;领队负责一支球队所有人员的吃喝拉撒睡等工作,此外还要兼做思想工作,也就是说相当于一个大管家。现在,唐军足球队的领队就是刘弘基,看到士兵们累得拉了胯,他理所当然地要站出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