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晋阳起兵(第2/5页)

但是李渊提醒王康达和杨毛,如果看到突厥人撤退,千万不要急于进攻,一定要等所有的人都过完,再从背后进行突然袭击。

城门大开,死一般的寂静,突厥人的挑衅暂时偃旗息鼓。

咦?这是个什么阵势?

欢迎突厥代表团到我山西访问交流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什么?欢迎我们?脑袋瓜子被驴踢了?

突厥兄弟们远道而来,当然要欢迎了!

少来,想骗我们进去,然后把我们一网打尽,当我们是白痴啊。

可惜那个时候还没有《三国演义》这本书,如果突厥人看过诸葛亮的空城计,他们一定会为自己的撤退而后悔终身。

肯定有埋伏,还是速速退去为好。撤!回到外城,先与大部队会合!

好,既然不敢进来,那就撤回去吧,王康达、杨毛准备应战!

王康达和杨毛都是能征善战的人,但是两个人都有个致命的弱点:性格急躁。

看到突厥的轻骑兵呼啦哗啦地向太原外城撤去,尤其看到突厥人坐下膘肥的马匹时,两个人早将李渊的话当做了耳边风。

“弟兄们,跟我一起上,把突厥蛮子的马夺过来。”王康达在突厥轻骑兵撤退的过程中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将军,唐公说过,要等到突厥人都过完才能攻击啊!”一个小兵提醒他。

“少废话!等突厥蛮子都撤走了,还夺什么?跟我上!”

王康达的勇气是不用怀疑的,作战的勇猛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遭到了突厥骑兵的前后夹击。

李渊正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叮嘱他们一定要等到突厥轻骑兵全部过完,才能攻击。

姜还是老的辣啊!

王康达和杨毛这两根嫩葱就只有被突厥骑兵逼得跳了汾水河。王康达不幸溺水身亡,只有杨毛和两百余名士兵可能仗着小时候学会的那点游泳功底,侥幸游到了对岸,才幸免于难。

姑且算是伟大的胜利总会有些许牺牲吧。

也许突厥人没有见过大开城门的阵势,所以这一次突厥人心里有点毛了,他们甚至认为王康达、杨毛战败是不是李渊故意在作秀啊。

麻痹我们的思想,让我们轻敌,然后我们打进城去,你们给我们来一个小锅炖肉。哼!没门儿!传令下去,驻扎在太原城外,静观其变!

忽悠

突厥人还是很聪明的,即使不进城,也没轻易地撤退。我只在外围夺你老百姓的粮食、马匹,看你管不管?百姓的死活难道你能视而不见?

突厥人的策略确实够狠。

李渊开始着急了,打吧,打不过人家;不打吧,老百姓的死活不能不管啊!自己刚刚起兵,民心向背是很关键的。

既然这样,我只能使出最后一招了。如果这招还是不能让突厥退兵,那我李渊就倾全城之兵去和突厥蛮子拼个你死我活。

这个招数我称之为“表演忽悠术”,具体的实施步骤是这样的:

一、李渊趁着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将一部分军队秘密地派遣出城,驻扎在城外不远的地方;

二、当转天早晨突厥兄弟睡眼惺忪起床的时候,这部分军队冒充援军,敲锣打鼓地进入城中;

三、以上做法反复地使用。

突厥人彻底蒙了。一连几天就像看电影一样,看着这些“援军”一拨又一拨地来到太原。李渊这老鬼有两把刷子啊,哪招来的这么多援军啊?天兵天将吗?

突厥人想到了上次雁门之役和马邑之战时李渊的用兵入神,他们不明白李渊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真是麻秆打狼———两头害怕。

在突厥的阵营中,李渊开始被神化。

唉,你看到没有,这个李渊简直就是神仙啊。

是啊,是啊,这个人长得就不一般!

以前在雁门和马邑时都打不过人家,这次深入到人家地盘,我看凶多吉少哦。

那咱们该怎么办?

风紧!扯乎!

于是在一个宁静的夏天夜晚,突厥人悄悄地撤退了。

太原的局势稳定了,李渊被老百姓捧到了神坛之上。当然,也有人被推到祭坛之上,那就是王威和高君雅。

“宰了他们,宰了这两个叛徒。”伴随着老百姓们的群情激愤,李渊顺理成章地将两个人斩首示众。

忠诚是我们经常鼓吹的道德。王威和高君雅是忠诚的,但从结果看来,王威和高君雅却变成了历史的可怜虫。

历史的逻辑有时真是很诡异,诡异得让我们有些不知所措,它往往使人变得很渺小。

联合突厥

太原的局势虽然暂时稳定了,但李渊的心情没有就此平静。

和突厥人交手,使李渊逐渐认识到,现在虽然已经宣布起兵,但自己的基础还是相当的薄弱,这个时候如果打出“推翻隋朝”的旗号,吸引了强大的隋军注意力,以自己这点家底,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