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韬光养晦(第3/4页)

那就反他娘的!

不可否认,杨谅起兵造反的声势还是很大的,在听从部下的建议后,派大将军余公理,从太谷(今山西省太谷县)出发,前往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大将军綦良,从滏口(今河北省武安市)出发,前往黎阳(今河南省浚县);大将军刘建,从井陉(今河北省井陉县)出发,夺取燕赵地区(河北省);柱国乔钟葵兵出雁门(今山西省代县);柱国裴文安和纥单贵、王聃等率军直指京师。一时间竟有十九个州响应。

如果按照这个声势继续发展下去,说不定杨谅的造反真的能够成功,也许中国的历史会从此改写,但是我们杨谅先生的脑袋瓜子不知是让驴给踢了,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到了距蒲津关一百多里处,杨谅忽然改变主意,命纥单贵破坏黄河大桥,坚守蒲州(山西省永济县),并且大封官吏,按兵不动。

事实证明,杨谅的军事指挥水平确实是不一般的低。

这就给了隋炀帝喘息的机会,结果隋炀帝派大将杨素领兵前去镇压。杨素的军事指挥水平和杨谅比起来,那简直就是研究生PK小学生。经过杨素精心的“照料”,杨谅的结局可以想象,兵败被囚,惊恐而死。而杨谅在这场造反事件中唯一的“功绩”就是拉20多万户老百姓共同下水,其所部官民遭到隋炀帝杀害、流放者不计其数。

李渊的心思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你费了这么多笔墨写杨谅造反,这和李渊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事实上李渊在杨谅造反声势浩大的时候,也曾经动过心思,是响应杨谅,还是效忠于隋炀帝?

后来李渊听到杨谅兵败的消息,暗自庆幸没有轻举妄动,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从杨谅造反的事件中,李渊忽然明白了一点———应该远离权力中心,避开隋炀帝的耳目。

没错,隋炀帝的猜忌心是非常重的,甚至有些变态。

不久,李渊就有了远离隋炀帝的机会。隋炀帝任命李渊担任楼烦(今山西静乐)太守(市长兼警备区司令),李渊欣然前往,他觉得像一只脱笼的小鸟,终于可以自由地飞翔了,但是长安城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又使李渊时时处于紧张状态。

首先是杨素被逼死。

杨素是隋朝的开国功臣,曾经帮助杨广篡夺帝位。杨广表面上虽然敬重杨素,但心中却深深地猜忌他。大业二年(606)杨素病重,杨广虽然表面派名医、赐上等药给杨素治病,而暗中却唯恐杨素不死。杨素知道自己位高权重,受杨广的猜忌,所以不肯吃药,最后病重而死。

第二是高颎被杀。

高颎是隋朝的老臣,竭尽忠诚,当朝二十余年,满朝文武,没有不佩服的。大业三年(607)杨广征调全国百姓近百万人修筑长城,高颎上书劝谏,受到杨广的斥责。高颎非常伤心,与礼部尚书宇文弼等人私下议论杨广,被奸臣告发。杨广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高颎、宇文弼等人全部处死。

此外被杨广以各种理由免官的还有尚书左仆射苏威、内史令萧琮等人。

朝廷重臣一个个地倒下,使李渊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但他从中也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想将来成功,现在必须韬光养晦。

是不是有一天,杨广也会猜忌到我?我也会像他们一样?我该怎么办?

李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为了不受杨广的猜忌,李渊想出了一条韬光养晦的妙计———沉湎酒色。之所以选择“沉湎酒色”作为自己韬光养晦的策略,实在是迫不得已。因为就在隋炀帝杨广诛杀朝廷大臣的同时,民间市巷中忽然又兴起了一些“杨氏将灭、李氏将兴”,“李氏当为天子”的童谣和谶语。这让李渊想起了相士史士良对他说过的话:“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虽然李渊高兴得心花怒放,但为此也惶恐不安。

杨广这个变态狂,要是听到这样的话,会不会怀疑到自己?李渊的担心不无道理,没过多久,隋炀帝的眼睛便盯上了李渊。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大业九年(613)六月,礼部尚书(文化部部长)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省浚县)起兵造反。杨玄感为什么造反?因为他的老爸是杨素。杨素是怎么死的,我在前边已经介绍过了。除了替老爸报仇,杨玄感造反还有“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的意思,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解放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隋朝人民。

杨玄感同志的觉悟是高尚的,但是造反事业只有觉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总之一句话,杨玄感这几方面一条也不占,所以六月起兵造反,八月战败自杀。

我们的李渊,在这期间并没有跟着凑热闹,而是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态度,因为他知道目前隋朝的统治力量还很强大,这个时候贸然公开造反,那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