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四处寻求支持失败,孙文以孤军打响起义第一枪

孙文策动李鸿章当“总统”失败

其实平山周和内田良平并不同意策动李鸿章,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只要暗杀李、张、刘这些大佬中的任何一人,必然引起天下大乱,起义的时机就会到来,革命派就有崛起的机会。但是孙文并不这么看,首先他认为成功暗杀这些大佬并不容易;另外,即使是天下大乱,也不一定真正有利于兴中会,因为目前兴中会的势力还很弱,天下大乱只会给其他势力崛起的机会。考虑到这个情况,不如反过来利用李鸿章的“异动”,让他为革命、为兴中会所用! 孙文又开始开“空头支票”了,他告诉刘学询:只要李鸿章真的愿意“异动”,兴中会就可以以李大人为号召,双方合作先谋取两广独立,割裂大清国之南方一部,为“亚细亚开一新政体”,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两广共和国”,那么李大人自然就是将来的“总统”! 刘学询转述之后,李鸿章态度比较暧昧。他没说可以,也没说不可以。和当初的张之洞大人一样,李大人还在等待局势的进一步明朗。但刘学询相当积极,对于刘学询来说,他对朝廷早已经是离心离德了。李鸿章有权有名,刘学询和他的朋友们有钱,孙文可以找到起义者,如果真的能够“拥立”李鸿章,那么将来他又会是什么?这是很符合他自己以及身后那一群粤港富豪们的利益预期的。 刘学询知道,建立“两广共和国”其实并不是兴中会与李鸿章的双方合作,而是三方合作,另外一方是港英政府和英国。因为广东也一直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他们是不能被绕过去的,而且只有得到他们的支持,李鸿章也才会真正被打动。于是刘学询打着李鸿章的名号,开始主动为孙文去寻找港英政府的帮助。他找到了港英总督卜力,透露了起义计划,没想到卜力也很积极。卜力大人认为这是以香港为起点,未来把两广也变成英国“殖民地”的大好机会。他的回复是:只要革命派同意将未来的“两广共和国”这个新政权“置于英国的保护下”(也就是变成英国的傀儡政权),港英政府和他本人愿意支持“革命”,第一步就是在适当的时候解除孙文五年内不得入港的禁令,为革命提供方便。 刘学询把卜力的态度转告了孙文,孙文方面就开始起草一份具体的落地方案,这就是《平治章程》。章程规定一旦革命成功,建立“两广共和国”之后,必须保障以英国为首的列强的权利,比如协定关税、铁路、矿产等要与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分沾权利”等等。 表面上看,这样的章程和大清朝廷签过的那些条约差不多,甚至比条约“更卖国”,这也正是孙文留给后世巨大争议的地方。一种观点认为,革命实力十分弱小,孙文首先要想尽一切办法“建国”,如果离开了这可能,一切都成空,其实也是谈不上“卖国”;而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国土和国家的根本利益都可以交换的话,岂不是为革命而革命?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事实上又是孙文为了革命获得支持而给英国人画的“大饼”。事实上孙文为革命画过的“饼”还有很多,比如他曾对法国人说,将来会在广西和华南给法国更大面积的租界;甚至曾对日本人说,只要你们支持革命,将来可以把整个满洲割让给日本。因为在此时的孙文看来,满洲并不属于“中国”,满人也并不属于“中国人”,所以他才“驱除鞑虏,恢复中国”。而几年以后,孙文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又将发生改变。 这就是孙文,和很多人印象中的“大炮”不同,孙文其实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革命家。为了获得革命的筹款,他可以向任何一个人夸下海口;为了获得对革命的支持,他可以向任何一方势力承诺某些“并不具备革命性”的条款。所有这一切的根源并不是孙文爱“放大炮”,正是由于他的极度现实。革命在这个古老国家的绝大部分人中都还没有市场,他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先行者。 正是由于孙文的现实,《平治章程》虽然起草了,最后却并没有交给卜力,这正是因为要考虑到日本。《平治章程》首先考虑的是英国的利益,而不是日本,日本自然会反对,就目前来说,日本已经给了孙文的革命很多“支持”,孙文总不能先失去这个已有的帮助者。 孙文只能给出口头承诺了,但这无关大碍,刘学询和卜力的态度仍然很积极,现在的关键又回到了李鸿章身上。刘学询和卜力甚至私下商议: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促成此事,如果李大人最后不保险,就请卜力对李鸿章采取“非常措施”,把他扣留在香港,逼迫李鸿章起义! 7月8日,八国联军即将攻入天津,慈禧有点惊慌了,她开始再一次拉拢李鸿章,紧急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令他北上速与八国联军“和谈”。慈禧知道,在“和谈”方面,确实只有李鸿章才能搞定洋人。 对于李鸿章来说,此时是万万不能北上的。朝廷中还有仇外的端王集团,李鸿章去了就有生命危险(端王集团会借义和团之手刺杀李鸿章);更重要的是八国联军还没有攻下京津,他们无法在“和谈”中得到最大利益,李大人即使北上了,也会无功而返。出于这两点考虑,李大人抗旨不遵,一直拖到7月17日,才带着刘学询离开两广总督府。而李鸿章先去的正是香港,在彻底执行慈禧旨意之前,李鸿章正是要就“两广共和国”之事与卜力直接会谈! 与此同时,接到刘学询通知的孙文在香港公海上等待消息,他在船上召开了起义的筹备会议。一切都将取决于李鸿章与卜力会谈的结果。 李鸿章并不知道,卜力已经接到了他的上级——英国殖民部的明确指示:不得再与革命派靠近,更不得对李鸿章采取非常措施! 李鸿章北上,是与八国联军和谈的,不是只与英国一家。英国确实很想得到“两广殖民地”,但这又与八国都同意的“门户开放”政策相抵触,其他七位兄弟就会很有意见,大家就会打起来,造成内部火并。正是因为如此,英国政府最终作出了这个决定。 “三方合作”中,最具实力的一方撤出了,李鸿章立即明白:此事再没有继续运作下去的可能了。李鸿章带着他破碎的“总统梦”,立即离开了香港。但李大人还是精明的,此时朝廷内部局势仍然不明,北上还是有凶险,八国联军还没有攻入北京,“求和”还是不可能,李鸿章就带着刘学询先来到了上海,继续抗旨不遵,只是已经向慈禧表明了他愿意北上的态度——向慈禧请了一个长长的“病假”,能够北上了,他就北上。 孙文在香港公海上白白吹了一阵海风,一切都落空了,不得不带着失望离开。他并没有想到世界上第一个宪政民主国家,一直鼓吹自由、平等、人权的世界老大,很快就倒向了那个他们的报纸天天在骂的“腐朽没落的大清王朝”。这一切的秘密只有一句话:国家利益永远能战胜鼓吹的公平道义。 孙文更没有想到李鸿章还是要和慈禧政权绑在一起,连赌一把的勇气都没有。英国人确实撤出了,但这并不代表李鸿章就只能撤出,他还是有实力的。革命就是这样,如果只有精于算计,一旦发现情况不妙就放弃,那就不是革命了。 孙文还要坚持,为什么最有实力的那两方都退出了,而恰恰是最没实力的孙文还在坚持?难道只是因为前者已经有很多,害怕失去已有,而后者几乎一无所有,原本就不怕失去什么? 无论怎么说,革命,需要的正是后者。多年以后,在弥留之际,孙文会明白,他发现他要争取的对象原本就不该是这些有实力的人,也不是有钱人,而是需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这块土地上的国情确实和西方不一样,要进行的革命也确实不该和西方发生过的一样,这将是一条由一个革命的先行者在黑夜中漫长摸索的道路。 孙文只好离开香港公海,先回日本。而8月22日,孙文突然携平山周、内田良平等人从日本紧急启程,冒险潜往上海!这是自1895年广州起义之后,时隔五年,孙文冒着被通缉的风险首次踏上大清的土地,这一定是因为发生了特别重大的事情。 因为在前一天,唐才常被杀! 当康有为对唐才常被杀基本无动于衷时,孙文就带着迅速接收唐才常遗产的目的而不惜以身犯险。孙文要想办法与唐才常组织过的“中国议会”议长容闳见面,把这部分势力拉到革命这边来;另外,李鸿章还停留在上海徘徊观望,孙文也想作最后的努力;最后,孙文还不清楚卜力接到的是英国政府的命令,他认为卜力退出了,还可以与英国驻上海领事去谈谈,看是否有最后的希望。 8月29日晚,孙文一行人抵达上海外海,试图从黄浦江边的公共租界登岸,最初没有得到允许,后经刘学询与日本领事担保才上岸,住进了租界里的日本旅馆。日本驻上海领事小田切严密监视孙文的一切活动。与此同时,上海官方对孙文的到来也听到了风声,准备想办法进入租界去捉拿孙文,但孙文仍冒险在上海滞留到9月1日。在这三天时间,孙文的效率很高,他拜访了英国驻上海领事,但对方态度冷淡,最后的希望破灭;孙文也见到了容闳,通过唐才常被杀一事,容闳对康有为很是失望,他与孙文谈得比较愉快,离开上海时,容闳甚至还与孙文同船去日本。这位著名人物从此倒向革命派,看来孙文的冒险还是值得的。 最后,孙文在上海秘密会见了刘学询。 根据小田切给日本外相的机密情报第100号,在孙、刘密谈中,孙文审时度势,站在李鸿章的立场,分析了李鸿章接下来可能的两个选择:由于8月15日,八国联军已经攻入了北京,慈禧逃往西安府,如果八国联军最终不会灭亡慈禧政权,允许慈禧政权回到北京,那么李大人自然也就会完全倒向慈禧,三方合作也就无法挽回了,李鸿章的“总统梦”也会彻底破碎;而万一慈禧政权因为各种原因分崩离析,或者朝廷西迁,偏安一隅,那么李大人肯定还会为“总统梦”而动心思,到那时就由刘学询继续策动李鸿章建立“两广共和国”,出任“总统”——如果李鸿章不答应,拥立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也行,由刘学询负责向粤港两地富豪筹集军费,并设法联合或者胁迫张之洞和刘坤一参与。 那么,孙文有没有和李鸿章直接会谈?李鸿章来上海之后,一直住在刘学询在公共租界的豪宅里,至少有这个见面机会的。根据刘学询的说法,“孙、李曾会面”,而据日本领事馆的记录,孙文与平山周曾经一同外出,虽然不一定就是去见李鸿章,但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对于李鸿章的“总统梦”来说,英国人退出了,相信他也想直接了解一下孙文背后的日本人的态度。如果日本愿意加入,难道不是另外一个“三方合作”? 从种种情况来看,孙文这次是极有可能和李鸿章直接见过面。孙文也许不会想到,自己六年前绞尽脑汁想见的这个人,今天竟然也要跟自己坐在同一个谈判桌前谈判;而李鸿章应该也不会想到,在短短的六年之后,就是这样一个曾经给自己上过书的年轻人,干的是反叛朝廷的大事,不管他有没有真正的实力,但他确实有可以跟自己平起平坐的筹码。这一切难道只是因为孙文的个人奋斗,而不是他李鸿章确实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孙文代表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吗? 此时的李鸿章正是处于极度矛盾和痛苦的状态中,“总统梦”并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但机会似乎总是虚无缥缈,列强老大英国不会支持革命,即使孙文再去策动日本,相信日本政府也不敢冒着被其他七国孤立的危险直接出兵帮助,顶多是从暗中提供点资助(这还不一定),那么孙文单靠帮会分子进行革命,成功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退一万步说,即使革命能够侥幸成功,李大人也必须考虑,他的淮军是否早已经灰飞烟灭了。他本人是没有多少兵的,甚至目前张之洞的军事实力都比他强,如果有英国的支持,李大人可能还能利用英国人压制住那些帮会分子;否则,即使将来“两广共和国”组建成功,那也是帮会打下来的,他李鸿章这个“总统”还会有什么实际权力? 对于李大人来说,他在朝廷体制内辛辛苦苦奋斗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混到了“大清第一臣”的位置,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如果真的去“赌一把”,不顾一切地倒向革命阵营,这等于是断绝自己的后路重新开始。李鸿章不会作这样的选择。一年后,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李鸿章并非“非常之人”。四十年前围剿太平军时,李鸿章正值壮年,与英国人戈登商讨局势,戈登建议他取清廷而代之,李鸿章不敢应承。李大人壮年时尚不敢有破格之举,何况现在已经是个八十岁的老头? 9月15日,在徘徊观望、犹豫不决了近两个月之后,李鸿章终于从上海启程前往京城了。这是他的最终选择,从此他全心全意倒向慈禧政权,充当慈禧的议和大臣,继五年前的《马关条约》后再签下耻辱的《辛丑条约》。条约签订后两个月,李鸿章逝世,“总统梦”灰飞烟灭。 李鸿章离开上海时,心灰意冷的刘学询停止了继续追随李鸿章的步伐,他没有北上,而是留在了上海,后来花了大价钱,找了庆亲王之子、时任大清商部尚书的载振特批了西湖边的黄金地段,建起了私家园林“刘庄”,以纪念那段逃亡的岁月,然后纵情于山水之间,安心地做着大清隐形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