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袁世凯为何反对立宪学习明治维新?(第3/7页)

而历代皇帝自然也不会满足于只处理“军机”,而是以“军机”为名的全国所有大小事情,所以议政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就成空架子了,最终被废除。内阁是从前朝沿袭下来的,历史悠久,倒是被保留了下来,不过同样成了一个空架子,内阁大学士成了荣誉称号。但皇帝大人要发谕旨,就有了两种途径:一种还是按照原来的程序走内阁,公开下发,谕旨内容除了接旨人员,其他官员也知道,称为明发上谕;而另外一种途径就是由军机处直接密封发走,谕旨只有接旨人员知道,对别人是保密的,称为廷寄,由于它是打着“军机”的名义,必须由兵部派专人限时送达,从400里加急到800里加急不等。

而接到廷寄的官员将来还要把落实情况奏报皇上,一般都是采用“密折专奏”的形式,在通过军机处中转之后,与皇帝一对一秘密往来。如此一来,官员们不过是皇上廷寄的执行人和反馈人,干的还是秘密工作,跟黑社会老大与小弟之间也没什么区别。

这就是军机处,它不是个“处”,而是一套系统,一套高高在上的进行神秘政治的系统,一套让皇帝的集权独裁达到顶峰的系统。如果说明代的内阁是国家军政大权的汇总之地,那么军机处除了掌控军政大权外,还同时是皇帝大人的羽翼和附庸,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实际上是皇帝的“专职秘书处”或者“专用办公室”。它成为了皇权落地的最佳途径,十分“扁平化”。从此之后,国家军政大权,军机处中转,皇上自操。

谁也不知道,军机处的出现,实际上给大清带来过巨大的损失。就拿当年慈禧的上位来说,表面看来,这是由于咸丰皇帝只顾贪图享乐而偶然造成的,但这件事情独独发生在清代,和军机处的出现应该也有着莫大关系:有了军机处,皇帝大人更加集权独裁了,并且是在小范围内集权,他老婆什么的篡个权自然也就更加容易——只需要搞定她老公即可,没有明朝以前的丞相作为阻力,也没有明朝的内阁大臣作为阻力,等到大清的大臣们明白过来时,慈禧的权都已经篡完了,她并不需要付出当年武则天那样的代价。

而深受其害的还有另外一伙人——大臣。用御史张瑞荫的话来说,“自设军机处,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事实正是如此,在军机处成立之后的100多年间,确实没有像明代那样出现过权臣,但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像样的能臣,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点名号的能臣几乎绝迹,实在是对得起“庸臣”这两个字。这也不能怪他们,“临时工”的身份原本就能造就一批又一批平庸的军机大臣,而那一对一秘密往来的“廷寄”其实就相当于皇帝在官场发动的“文字狱”,因为你不知道皇上对你周边的同僚发了什么指令,也不知道同僚们向皇帝秘密汇报了什么,皇上会不会叫人暗中监视你,同僚会不会背地里打你的小报告。在这种集权独裁而又神秘的政治环境之下,官员们也着实很不容易,他们也是“弱势群体”,那么就只有把自己的思想先阉割,手脚先捆住,多磕头、少说话而已。

而令人惊奇的是,所有这些都不是军机处对大清最大的弊病,军机处最大的弊病是它对制度的伤害,军机处只是一个临时的“处”,并不是府,更别说是“部”,却能指挥大清的国家六部以及整个行政系统,为什么?因为它是皇帝大人亲自成立和直接管理的,只要是属于皇帝的机构,别说用一个“处”来指挥整个朝廷,给他个仨瓜俩枣都行。这就是说,军机处集中体现了千百年来君主专制王朝一个极为常见的特色:权随人走,小权随小领导走,大权随大领导走,最高权力随最高领导皇帝大人走。雍正大人是通过改组组织机构来实现集权——请注意不是只换人马,而是连组织机构一起换,后果就是朝廷中每一个新设的机构,其实都是在皇帝认为所谓行政系统效率低下和“政令不畅”的情况下,既不裁撤旧的机构,又成立这类新设的“临时单位”,迅速提高“政令畅通”程度。所以朝廷的机构才会越来越臃肿,权力中心也才会不断转移来转移去,下面官员们的脖子都摇酸了。

当皇帝大人可以借助他手中的权力,反过来创建一套“完整的制度”,然后以“讲程序、走流程”的方式来实现集权和独裁,比如“军机大臣兼职”它也是一套制度,“廷寄”它也是一套流程,别人又有什么办法?地方大员难道就不会模仿?后世难道就不会效仿?

现在让我们来回想一下,在这场改革之初,慈禧也是拉几个人,成立了政务处,虽然改革也是人心所向,慈禧也是没有办法,她不这么做,估计大清朝野都还在沉默和忍耐,改革也只能这么自上而下地发动。但就从权力运作的本身来说,慈禧同志此举仍然没有跳出权随人走的怪圈,人心所向的政务处在本质上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军机处”,是皇帝为达到自己目的又一次“制度创新”,而就是一次次的“制度创新”,被赋予了改革的假象。当100多年前的军机处成立时,人们津津乐道,把这当作了改革;当政务处成立时,人们又津津乐道,把政务处成立本身也当作了改革,却不知道离改革的本质可能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