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袁世凯为何反对立宪学习明治维新?

袁世凯开始主导立宪改革

1906年8月23日,在回到京城后,载泽给慈禧上了一道密折,希望朝廷能够学习日本模式,推动立宪。所谓日本模式,可以说是“有日本特色的宪政”,它组内阁(行政权独立),开国会(立法权独立),设大理院(司法权独立),国会可以逼内阁下台,大理院可以不听内阁的,这一点和西方宪政国家并没什么两样,但问题是它在上面又加了一个“盖子”,规定天皇拥有最后的权力,也就是“天皇领导一切”,载泽总结朝廷学习日本模式立宪有以下三大好处:

首先,皇位永固。天皇的权力并没有因立宪受多大影响,但对官员的权力做出了限制,朝廷学习日本之后,自然也不会例外。

然后,能瓦解革命党。这一点不用多说,从五大臣出洋之前就已经证明了。

最后,能减少外患。载泽认为,现在洋人侵略我们,固然是由于我国国力弱小,但也不能忽视另外一个原因:我朝的政治制度比较特殊,用洋人的话来说就是专制,洋人并没有把我们看作与他们同等的国家,而是看作半开化的国家,只要立宪,就能够融入世界,能够获得对方的认可和尊重。国与国之间正如人与人之间一样,价值观差不多了,安全感也就差不多,最起码大家都能对对方比较放心,洋人对大清的侵略政策自然会改成和平邦交的政策。

所以,载泽总结,学习日本模式立宪“利于国,利于民,最不利于官”,由于立宪之后,官员们的权力会受到限制,立宪自然会受到一些官员明里暗里的阻挠。正是因为如此,请太后排除杂念,从速宣布立宪,越快越好,而且现在宣布立宪,并不是马上就要实施宪政——实际上这也做不到,根据明治维新的经验,日本在正式实施宪政之前还有一段准备时期(预备立宪期),现在,朝廷也只不过是进入预备立宪的阶段。

慈禧被打动了,第三天(25日),慈禧召袁世凯立即进京,就是否立即开始预备立宪征询一下这位改革“第一人”的意见。在如此关键时刻,老袁自然不会退缩了,他表示“坚决拥护泽公的意见”(两人私底下早就达成共识了),预备立宪必须立即开始。为了打消慈禧的顾虑,袁世凯甚至还简要提出了预备立宪的总方案。看来是早有准备,成竹在胸。

慈禧心里基本有数了,但她也并不着急宣布,她有她的做事方法——她还要形成“集体决策”。

慈禧下令,包括老袁这个唯一的地方官在内,朝廷所有的高级大臣连续召开两次闭门会议,就载泽的密折展开讨论。载泽出于避嫌,两次会议都不参加,慈禧派出了另外一位皇族亲贵——23岁的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主持会议。

不出所料,这会上又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老袁这些“快派”,认为预备立宪可以马上开始,越快越好;另一派可以叫“慢派”,以内阁大学士荣庆等人为代表。荣庆是朝廷有名的清廉之人,到他家送礼行贿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他一两银子都不贪,被人称为“纯臣”,当然,背地里叫他“蠢臣”也说不定。荣庆大人的意见是:大清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纲纪松弛、官员腐败,因此立宪改革并不是最紧迫的,应该首先从整顿朝纲入手,树立和运用朝廷的权威,强力肃贪反腐,使得官员们不敢有二心,想贪不敢贪,如此才能为将来的立宪改革扫清障碍和创造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这个改革。

荣庆大人的话音刚落,所有人都默不作声,老袁的眼睛更是已经望着窗外去了,只有一个人随声附和。没错,他就是朝廷另外一个清廉的大臣——外务部尚书兼军机大臣瞿鸿禨。

不过这两派虽然有时间上的争论,但对于朝廷最终要立宪是没有异议的,毕竟势比人强,立宪已势在必行,无可倒转。事实上就连慈禧也很清楚,正是因为朝廷已经存在严重的问题这才立宪,如走回头路,恐怕革命党人的队伍又会越来越壮大。会议讨论的结果最终还是老袁这些“快派”占据了上风,而年轻的王爷载沣似乎只是来客串的,只是带了耳朵来而忘了带嘴来,在会上基本没有表态,之后就把会议情况如实向慈禧上奏。

决定了。1906年9月1日,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慈禧颁布上谕:从即日起,大清正式开始预备立宪!宗旨是仿照明治维新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天皇领导一切的“大权政治”模式。慈禧为此还颁布了两个原则——“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第二天,9月2日,慈禧颁布上谕,在大清进行全国政府机构改革——也就是官制改革,这其实也是对明治维新的刻意模仿。日本在预备立宪时期,曾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官制改革(废藩置县、废刀令),从这一天起大清正式进入了政治体制全面改革的轨道。作为亚洲两个历史悠久的封闭国家,大清的国门要比日本更早打开,洋务运动也比明治维新还要早开始几年,而在大清扭扭捏捏地进行了“只学技艺,不涉文武制度”的几十年改革,最后又不得不掉过头去学习后来者日本,这一天实在是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