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迁和《国榷》(第5/7页)

从此,谈迁就和这三个学者经常往来,讨论史事了。《纪邮》记:

甲午(1654)正月……庚申,曹太仆见枉,语先胡事二则。

二月……乙丑,晚,共雷常侍语,常侍号飞鸣,尝预司礼监南书房,今贩钱,相邻。访以旧事,不觉泣下,拭袂而别。

甲申,仍访吴太史,语移时,晚招饮,以《国榷》近本就正,多所裁订,各有闻相证也。

丁亥,阴,过曹太仆借书,出刘若愚《酌中志》三帙,孙侍郎北海承泽《崇祯事迹》一帙。《酌中志》旧尝手录,今本加详,盖此阉继编者。……侍郎辑崇祯事若干卷,不轻示人。又著《春明梦余录》若干卷,并秘之。吴太史柬及近事,随答之。

三月……辛丑,吴太史示《流寇辑略》。

乙巳,阴,早至宣武门直舍,盖溧阳之杜邮也。失导而返。

戊申,过吴太史,值金坛王有三选部,重追语江左旧事,不胜遗恨。

四月……丁卯……过吴太史,剧论二十刻。

丁丑……吴太史借旧邸抄若干,邀阅,悉携以归。

戊寅,展抄邸报,梦如乱丝,略次第之。

乙酉……过吴骏公太史,极论旧事。

戊子,早,过吴太史,多异闻,别有纪。

七月……丙辰……过吴太史所,语二十刻,别有纪。

九月……乙巳,晡刻,闻霍大理见枉,遂先之,语李自成陷西安事甚悉,别有纪。

丙午……霍大理征余近录。手致之。又语遗事一二则。

丁未,阴,霍大理示黄石斋先生秘录二帙。

丙辰,录黄石斋秘稿竣,以归霍大理,语久之。

十月……戊辰,霍大理招饮……大理筮仕曹县,语刘泽清事为详。

丙戌,冲寒过(金华)叶山公,未离枕也,亟披衣起。其邻周德润(泽)故嘉定侯之孙,官锦衣,娶驸马都尉王骨孙女,年十七,遭乱,贫甚,僦一室。余欲问遗事,故屡过山公,值之,绨袍不备,有寒色。其人拙讷,语少顷遽去。

十一月……庚戌,前借霍大理《闽书》(晋江何乔远著)阅还。客严氏故游诸彻侯,云:襄城伯李国桢任京营,甲申三月都城陷,刘友□之日,君侯散重兵以归,此元功也,行冠诸臣之右矣。因留其营,尝同食寝。一日纵归,令检橐,因尽录其家。国桢败时,跨马,面如死灰。其舅金华潘某,退曰吾甥事至此,不即死,尚何待乎!此严氏目睹者。今刻本称国桢求葬先帝,刘诚意孔昭上章以明之,其说不知何所始也。

辛亥……午,过霍大理,示所纂《西事》及王渼波《九思集》。

癸丑,阴,往崇文门访严氏,问以遗事,不值。

十二月……辛未,借曹通政(秋壑)《续文献通考》,不值。

乙未(1655)正月……癸亥,风,过霍大理,借《康对山先生集》。

三月……乙未……过霍大理,问先朝实录,未至也。

五月……丙午早,过少司马霍鲁斋所,问先朝实录,在南道未至也。

六月……丙子,钱瞻伯借我夏彝仲《幸存录》。

八月……甲寅,过吴太史所,值其乡人马又如(允昌),本世弁,崇祯末任四川副总兵,遭乱,开全州。己丑(1649)变出部校,举家遇害,因北降,隶镶红旗下,食四品禄,贫甚。言遗事一二则。

戊午……晡刻,过霍彦华,值咸宁王文宣(弘度),俱目击李自成僭位事。

壬戌……晚,过王文宣、霍彦华,语旧事,知甲申大事记殆啽呓也。

九月壬午……饭于吴太史所。太史同年侍郎孙北海(承泽)撰《四朝人物传》,其帙繁,秘甚。太史恳年余,始借若干首,戒勿泄。特示余日,君第录之,愿勿著姓氏于人也。

甲辰,吴太史又示我孙氏人物传若干。

十一月……癸卯,阴,先是霍鲁斋购《明实录》而缺熹庙,以问余,所录尚未全,无以应也。

十二月……辛未……借霍鲁斋《万历实录》,向在嘉善钱相国所抄实录,为主书删其半,至是鲁斋以二百金全购。

壬申,朱生生(国寿)来,前兵部郎中,仕清陕西参政。

癸酉,答朱生生,生生留饮。……生生语明季事甚悉。

丙申(1656)正月……癸巳,大风,寒。过周子俶,值山阳成大成(默),弘光初明经,从左萝石北使,言北使事颇异。

戊申,阅《神宗实录》竟,归之。

二月癸丑,晚,于周子俶所复值咸大咸,语良久(关于弘光元年高杰被害事,及甲申之变太子走外家周氏被出首事)。

此外,《北游录·记闻》上《赵朴》条:

广宁门外……天宁寺……内侍赵朴连城逃禅于此,尝值之,问以(懿安皇后及太子)遗事云。

记王绍徽、薛国观条,俱霍鲁斋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