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上官仪事件引发的血案(第4/7页)

武后赶到高宗寝宫的时候,上官仪还没离去,桌上那封起草完毕的诏书墨迹尚未干。武后根本没有理会高宗和上官仪,她一言不发地拿起诏书,匆匆看过内容,嘴角闪出一丝苦笑。然后将诏书撕得粉碎,狠狠地丢在地上,接着她闭上双眼,开始大声地喘息。

高宗李治尽管一直在担心这件事可能泄密,但没有想到消息会传得如此之快,当武后满面怒容地出现在他面前时,高宗李治的脑中一片空白,只感到头晕目眩,差一点跌倒。

上官仪直接匍匐在地,面若死灰,不知如何进退。

武后缓缓转过身来,将目光投向高宗皇帝。因愤怒而颤抖的红唇,几乎要喷出火焰。她半天没有说话,指着地上的那团废纸,语调平静地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高宗慌忙地避让着武后投来的犀利的眼神,他不知如何应对。

武后抓住高宗皇帝的衣襟,眼中含泪,步步逼近。她言道:“陛下近年来龙体欠安,我一直将帮助陛下处理朝廷政务看成自己的职责。几个月来,我寝食难安,兢兢业业地效奉朝廷和皇上,妾身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陛下的圣德能够光扬天下,现海内升平,国运昌隆。边疆番夷,莫不臣服,举国百姓,莫不安居乐业,可是陛下却听信小人谗言,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来,这难道就是我的忠诚劳碌应得的报偿吗?”

武后的话句句在理,让高宗在恐惧与羞涩之下,结结巴巴地无以言对。半天才辩解一句话:“你和那个郭道士到底是怎么回事?”

武后打断了高宗的话,温言说道:“蓬莱新宫修立之初,臣命人将宫中邪异之气驱除,使圣上的新居祥瑞吉安,难道也有错吗?”

武后一连串的诘问使高宗李治面有愧色,而上官仪早就惊呆了,他跪在地上像一尊石像,丝毫不敢动弹。

高宗皇帝看了上官仪一眼,辩解道:“这不是我的主意,废后之事都是他提出来的……”

说到这里,武后走到高宗身边,掏出手帕帮他擦去脸上的汗水,犹若一个母亲在照料自己的孩子似的。然后用幽怨地语气说道:“陛下,既为天子,也该有个天子的样子。不管别人怎么说,重要的是你自己。”

随后,武后就返回了蓬莱宫。在整个过程中,她始终没有看一眼跪在旁边兀自发抖的上官仪。

皇帝也是凡人,怕老婆也是正常的,可是作为皇帝的高宗轻易就将自己的重臣出卖了,这种做法虽然暖了武后的心,却寒了朝臣们的心。两口子的事,却把大臣拿出来当挡箭牌。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小两口打架是玩的,月亮出来是圆的。”高宗和武后这边没事逗着玩,却在上官仪那边玩出火。上官仪做梦也不会料到,堂堂一国之君怎么说翻供就翻供,一点职业操守都没有。 

武后是个从来不愿意欠账的人,欠了她的,她会随时要你吐出来。上官仪,你等着瞧吧!现在没高宗什么事了,而是我们之间的事,当然还有那个举报自己的宦官王伏胜。

在武后看来,自己和高宗皇帝之间,近年来虽然有些不愉快的地方,但还远远没发展到置对方于死地的程度。都说君王薄情,没想到高宗会在背后下这么重的手。

这次的事件再一次警醒她,皇后的地位是多么脆弱。十年前,她通过非常规手段取代王氏为后,在享受无上荣光的同时,她也深深体会到,皇后虽是天下女性最高的地位,可是君王的一张纸就可能使自己从九天之上坠入阿鼻地狱,甚至连卿卿性命都难保。自己奋斗半生,本以为站在权力巅峰就可以为所欲为,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这件事让武后再次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政治大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她要充分利用这次事件,尽可能消除自己前途的障碍,那样才是对高宗真正的报复与惩罚。

诗人上官仪看来已难逃一死,问题是他将以何种方式在世上消失。

许敬宗提醒武后,诗人上官仪和王伏胜都曾侍奉过太子忠,给他们一个合乎情理的罪名并非难事。

在调查废后事件的过程中,武后很快发现:贞观末永徽初,高宗长子、废太子李忠封陈王,上官仪时任陈王府咨议,王伏胜同时为陈王府内侍。

上官仪、王伏胜和废太子李忠之间有什么联系?必须让他们之间建立起某种不可告人的联系?唯有如此,才有好戏可看。高宗李治当然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看到武后愤怒难抑的神色,他只有装作意志消沉、茫然若失的样子。武后和许敬宗等人相互联合,让高宗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打破这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