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厚厚的罗帐后,一双猎鹰般的锐利眼睛(第2/4页)

武氏这个时候,并没有任何不满的表示。她采取了三种手法:一是讨好王后;二是讨好皇帝;三是讨好众人。她得以重新返宫是由于王后的帮助,她能够晋升为昭仪也是得力于王后的帮助。武媚娘的成功上位,并不是仅靠色相,而是她善于利用矛盾,才逐渐上升的。

高宗皇帝继承大统之后,即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永徽之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朝廷内外一度风平浪静。除了晋州发生地震、恒州暴雨成灾之外,几乎无事可述。这时候后宫的争斗随着武媚娘的回归,有了另外一种解读的可能。

王皇后可能因为生理原因,或是运气实在不好,连一次怀孕的征兆都没有。当时最受高宗宠爱的是萧淑妃。在高宗的东宫时代,她是次于王妃的良娣。淑妃是仅次于皇后的四夫人之一,正一品。她生有一子二女,在母凭子贵的后宫,又加上皇帝的宠爱,她没有理由不恃宠而骄。

在萧淑妃咄咄逼人的权势面前,王皇后的影子显得暗淡无光。由于其他皇子们的母亲身份都比萧淑妃低微,于是从后宫到朝堂内外,很多人都猜测:萧淑妃所生的皇子,雍王李素节,很可能超越其他皇兄,被册立为太子。

王皇后是太宗指定的,在太宗生前,王皇后颇受重视,但那只是表面的情形而已。当王皇后还是东宫妃时,高宗李治就已经暗暗赋予了萧淑妃别样的恩宠。

随着高宗即位,王氏登上皇后的位置,但是她心里依然抹不去对萧淑妃的羡慕嫉妒恨,多少不眠之夜里垂泪到天明。尤其在听到雍王素节可能成为天子的消息,她担心有朝一日皇后的位子可能也要被萧淑妃抢夺走,发自心底的愤怨就像一团火一样在燃烧。

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祐并没有特殊的才能,因女儿当上皇后,被封为魏国公,官居从一品。其母亲柳氏的娘家,世世代代都是关中豪族,柳氏的叔叔柳亨的妻子,是太宗的长女襄阳公主的女儿。因此,王皇后的娘家不论父母双方,都是与皇室有姻亲关系的望族。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宰相班子成员之一。

王皇后不受高宗李治宠爱,也没有生育,对王、柳两大家族来说,是个大问题。母亲柳氏与哥哥柳奭经常在一起商讨,却找不出排挤萧淑妃,使王皇后得宠的好办法。可是,又不能不管不问,任事态这么发展下去,否则雍王素节就有可能被立为太子,那么皇后的前途就更加危险,甚至对王、柳两大家族来说,都是一场输不起的赌局。柳氏兄妹最后商定的策略是:将其他皇子纳为皇后的养子,再册立为皇太子。

最后以生母的身份卑贱及皇子长幼有序为标准,选择皇长子陈王忠为王皇后养子。忠成为皇后的长子,受到准嫡子的待遇,使其有可能成为太子。

2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武则天在宫中生下一男,取名为李弘。这时,武则天已经搬出了皇后为她安排的住房,住进了后宫中另一处宏伟而美丽的宫殿。

同年七月,王皇后的义子陈王忠被册立为太子。这一年里,在后宫所发生的盘根错节的立储风波看似末端小节,但它却直接导致了日后官中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纷争。

萧淑妃在后宫佳丽中算是出类拔萃的,容貌艳丽,举止高雅,深得高宗李治的宠幸。

高宗曾不止一次在她面前许诺,一旦时机成熟,他将立萧淑妃的儿子素节为太子。高宗试探性地将这一意图透露给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大臣时,立即遭到了臣僚们的坚决反对。

在立储这件事上,长孙无忌认为最合适的太子人选应该是高宗的长子陈王李忠。高宗的意见既然没有得到长孙无忌等大臣的赞同,那么在立长子陈王为太子一事上他也显得极不情愿,曲意拖延,这件事就此搁置起来。

随着武媚娘的回归,大唐的宫廷格局也在悄无声息中发生着改变。尤其是皇子李弘的出生,母凭子贵,武则天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而她居住的翠微宫也成为后宫的一个中心,高宗皇帝几乎每天都到那儿去。从朝堂下来,承旨与尚衣的内侍跟着皇帝就一路小跑来到翠微宫,把一叠奏章搁在案上,然后脱去冠袍。于是,两人就开始恬静地谈话。

武媚娘的知识面很广,这和她14岁之前读过大量的文史书籍有关,当时来看,武则天应该算是高知女性。武则天本就能言善辩,有说话的天赋。任何话一经她说出,都是极为动人的。高宗皇帝沉迷于她的音容笑谈之中,有时会在翠微宫里,半为公事、半为私情地流连好几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