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阴谋者的假面与誓言

1

一大早,感业寺的气氛就非同寻常,门前的西大街上开过来一队队羽林军,迅速地布满全寺,实施戒严。住持临时得到通知,皇上马上要来拈香,务必迅速布置好一切。感业寺里,立即忙乱起来,扫地的扫地、设案的设案。而后全体比丘尼一起到大门口,等候接驾。

独独一个武媚娘没有去。她正在禅舍里,精心地打扮自己。

她揽过镜子,借着从窗户纸射进来的新鲜的晨光,仔细地打量着自己,镜子里的她,面颊红润,印堂、额头亮得发光,长长的睫毛,放射着喜悦的光芒。两只眼睛朗若晨星,一股成熟的、动人的青春活力,从美目流转之间透出来。

和三年前相比,武媚娘依然皮肤白皙,显得更加高贵和秀美。头发虽然还不够长,仅能遮住耳朵,但飒飒青丝,却也别有一番英武的别样魅力。

寺里的钟声响了,寺门外传来人马的喧闹声和鼓乐声。武媚娘知道,是他来了。

当天唐高宗借祭奠之故路过感业寺,进去行香拜佛,目的是要见到武媚娘。二人相见,感慨了一番光阴流水,前尘往事。先是武媚娘哭哭啼啼,然后李治也禁不住流下眼泪。

武氏泣,上亦泣。武媚娘用自己的眼泪,引出了皇帝的眼泪,当然武媚娘的眼泪,除了感情流露,更多的是经过算计后高度理智化的眼泪。她不能让这次行动有一点闪失,这是一项精心设计的政治行动,成败将决定她的命运走向。

尽管武媚娘费尽心机,但她的挑逗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李治返回宫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就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高宗李治就像一个顽劣的孩子,在感情冲动之后,很快就忘记了眼泪背后那个望穿长安的女子。感业寺事件的意义,并不在于它对李治产生的影响有多大,就算这个影响是微弱和短暂的。因为这个事件已被另一个人能够改写别人命运的人所掌握,这个人就是王皇后。

到了秋天,武媚娘所穿的黑袍法衣再也无法掩饰悄悄隆起的腹部,流言和猜测在寺院的尼姑和宫女们中间四处流传。武媚娘终日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常常在伙房里呕吐不止。寺院的住持也不禁感到忧心忡忡,她知道,这个年轻的女子在等待什么。

一个白雪皑皑的冬日,高宗皇帝派出的一队黄衣使者来到了感业寺,宣召怀孕六个月的武才人重入皇宫。武媚娘虽然觉得这件事是在意料之中,可是当它终于降临到自己身上,她仍然感到有些突然和仓促。

感业寺蛰居的漫漫长夜终于过去了,但武媚娘丝毫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在返回宫中的马车上,一名随行的侍女悄悄地告诉了武媚娘宫中近来发生的一切。当时,高宗皇帝宠幸的另一位女人萧淑妃现已产下一子,而没有子嗣的皇后王氏似乎正在竭尽全力设法将日益受宠的萧淑妃除掉……

2

就在高宗与武媚娘私会不久,王皇后已经探知此事,她大为恼怒,一个萧淑妃已经让皇帝冷落了自己,如今皇帝又爱上了尼姑。王皇后也算是个有心计的女人,如今对她威胁最大的是萧淑妃,如果把这个尼姑拉入后宫,可以夺取萧淑妃之宠。

只要皇帝冷落萧淑妃,自己就有把握重获君王心。武媚娘仅是先皇的侍妾,地位卑下,谅她入宫后也不致为患。话又说回来,等到先用她取代了萧淑妃,再想办法除掉她,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感业寺事件,如果有什么意义的话,是它对王皇后的影响。处于和萧淑妃激烈矛盾中的王皇后,这时正在费尽心机找寻摆脱困境的路径。当听到感恩寺事件以后,她以为找到了这条路径。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柳氏,母亲也赞同。因为事大,她又找舅父柳奭商量。柳奭这时是兵部侍郎,后晋升为中书令,是宰相班子成员之一。柳奭在听了王皇后和柳氏的计划后,也以为可行。而且强调武氏在朝中无任何依靠,将来或杀或逐都不是多么难的事。因此,主张速行。

有了舅父的支持,王皇后便派人入感业寺,让武媚娘先蓄发,然后等待受召入宫。随后她把自己的想法向高宗说明,当然她隐瞒了自己的离间计划,只表示了自己的贤良德性,以博高宗的欢心。高宗满心欢喜,对皇后的态度也热情了许多。 

王皇后的决定,从后来事态的发展来看,有开门揖盗、引虎自卫的嫌疑。但王皇后和她所信赖的顾问团当时是看不出来的。在她们看来,这个被迎回宫的只是一个处境不幸的人,武媚娘对他们只能有感激之情,不可能是个忘恩负义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自己的集团有强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大到足以摧毁高宗皇帝的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