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康熙的治国之道(第2/4页)

康熙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他还严禁官吏扰民,禁止官吏私自征派各种赋税,一再告诫地方官:“累民之事,即使只是丝毫也不能做。”

康熙以身作则,每次外出巡行,力求避免扰民,跟他的孙子乾隆完全不一样。乾隆一出门,劳民伤财,花费甚巨,贪腐成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和孝庄太皇太后驾临五台山,在山上碰到不少百姓背着粮食米豆,康熙有些奇怪,让随从去询问。村民们都说这是为太皇太后和皇帝到来做准备。

康熙随即对阿兰泰说:“太皇太后驾临五台山,一切费用都由宫廷出资,本无丝毫取自百姓,这些粮豆究竟有何用处,应该尽快查明。”

经过询问才知道,五台县的知县担心太皇太后和皇帝来了以后,食用不够,所以从老百姓那里买了一些粮豆,并不是向百姓科派的。康熙深知地方官贪得无厌,往往借着机会搜刮小民,康熙严词说道:“知县从老百姓手中买的,未必尽信。朝廷的一切出行都由内廷解决,以后这些事情地方官不要再插手,不准再让老百姓准备什么。”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临行前,康熙召来户部、工部等官员,晓谕他们:“朕出行的一切用度从俭,大家把一切要用的物品准备好,不要让地方官从民间派取,扰害百姓。”

始终把民生放在第一位,这是康熙治国的最大特点。他治国并没有什么新奇的花招,只是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真真切切地关心人民的利益,仅此而已。

重商节俭,德法兼顾

康熙跟一般封建帝王不同,他没那么仇视商业,他不仅没有看不起商业,反而认为商业自古就是一个社会不可分割的部分。

康熙曾说:“国家要和谐,必须做到四点:执政者全心执政为民,经商的人踏踏实实经商,务农的要勤勤恳恳务农,读书的要兢兢业业读书。这四种人如果能安居乐业,互不侵扰,国家就一定能强大。”

康熙对工商业不仅没有贬抑,而且给予了支持。当然,其中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因为清朝初年,战争很多,为了缓解巨大的开支,商人做出了不可缺少的贡献。战争期间,商人要缴纳的关税往往是最重的。在前期,康熙仍然对商人实行重税,没办法,经常要打仗,开支太大了。

平定三藩后,康熙适时改变了做法,他认为再这样下去,会让商民陷入困境,对国家有很大危害,所以决定革除弊政。具体做法是调低税率,并且禁止关卡勒索商人,让商人能够更好地经营和贸易。

为了给商人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康熙公布关税征收条例,如果出现勒索者,商人可以通过控告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对于私自征收杂税的官员,康熙表示严惩不贷。

康熙很早就意识到官商勾结的祸害,官商勾结会直接导致市场垄断,导致缺少背景的小商人经营困难,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也就是广大人民。清初,管理物价的机构是牙行,牙行后来日益变成盘剥商人的官僚机构。康熙正本清源,对牙行进行了改造,让牙行变成一个相对清廉的机构,为商人谋利,而不是祸害商民。

对于向商人额外征税的行为,康熙严令禁止。康熙还统一了度量衡,方便全国各地的商人贸易。对于那些抢劫勒索商民的兵痞,康熙要求各级将领予以严厉打击。

综上所述,康熙虽然生在三百年前,但是已经意识到了商业对于社会的作用。正因为康熙做出了这么多的努力,康熙中后期,全国的经济呈蒸蒸日上之势,尤其是江南,工商业最为繁荣。

当然,康熙毕竟是一个封建帝王,而不是一个资本主义领袖。他所做的一切还是从王朝的根本利益出发,商业始终不是主流。所以,在康熙晚年,出现了海禁和矿禁的政策,这些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王朝的稳定。当然,对商业的发展会有一定的打击。在制定这些政策时,康熙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照顾商民的利益,他并没有实行像朱元璋那样严厉的海禁,还是允许沿海渔民出海打鱼。“不能断了渔民的生路啊!”康熙这样跟大臣说。

一个封建社会的帝王,能够做到这样优秀确实已经是很难得了。

那么,康熙又是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呢?

在这方面,康熙主要是吸收儒家思想,他认为自古成功的帝王无不是以德服人,只有上层懂礼,下层才会有仁义,良好的道德是一个社会稳定富强的基础。

为了塑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社会,康熙以身作则,杜绝奢侈。康熙有一次下江南,回去的时候,江南文武百官乡绅百姓几十万人为他送行,结果康熙说道:“朕早就听说过江南富庶,来这里以后,见这里城市繁华,看上去确实很富裕。但是江南的人情却没有北方纯朴,过于奢华,过于粉饰。你们这些当官的,要廉洁奉公,爱护百姓,崇尚节俭,拒绝奢侈。只有这样,朕才能安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