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康熙妙手取台湾(第3/4页)

在李光地的推荐下,康熙于是在内庭召见施琅,问他计策。施琅对答如流,精辟地阐述了对台的用兵之策,康熙帝很满意,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太保头衔。

施琅被提拔的这年,郑经去世,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继位。郑氏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人心涣散,为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契机。

施琅来到福建后,姚启圣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他发现,这个人在狂傲方面并不输于自己。

施琅跟姚启圣一样,也是个很自负的人,做事雷厉风行,而且不买姚启圣推荐之恩的账。

从上任开始,施琅就要求掌管指挥征讨台湾的独立指挥权,姚启圣当然不高兴了。当施琅把康熙的密信交到姚启圣手里,姚启圣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施琅独断专行。

姚启圣是负责招抚工作的,施琅却是来打仗的,目标不一样,工作当然无法协调。姚启圣非常担心,自己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被施琅搅黄。但施琅就像一个疯子一样,一再奏请快点攻打台湾。姚启圣急了,也上奏请求征剿。

对于两人的竞争,康熙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因为各种原因,康熙没有立即让他们征剿台湾。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才下令由施琅负责,进剿台湾。

这年六月,施琅率水军从铜山出发,不小心被流矢射中了眼睛。施琅没有半刻停顿,号召全军快速前进。和刘国轩经过一番血战之后,终于拿下澎湖列岛。

澎湖一破,台湾基本宣告失败。施琅就像一个复仇的疯子,不拿下台湾誓不罢休。姚启圣在一旁沉不住气了,立即上奏,要求由自己收复台湾。

六月初八,施琅收到郑克塽的乞降信,郑克塽表示愿意剃发称臣,永居台湾,报效朝廷。施琅却断然拒绝,八月,施琅大军进入台湾。郑克塽带领文武百官前去迎接,并在台湾张贴安民剃发的告示。

台湾归降的消息传到京城,正是中秋佳节,康熙很是喜悦,亲自写诗赞扬施琅,授予他靖海将军,封靖海侯,并赐御袍。

看到施琅名利双收,姚启圣一气之下,回到福州,居然发病死掉。

后人常常夸康熙会驾驭人才,用名利做诱饵,让属下疯狂竞逐,由此收到超乎寻常的效果。

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康熙二十二年,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等人奉命来到京城。康熙授予郑克塽公爵头衔,刘国轩和冯锡范为伯爵,给他们分配上等住房。在统一台湾的过程中,刘国轩起了很大的作用,施琅特地保荐了他。施琅说台湾岛地势险恶,波涛汹涌,要想轻易夺取恐怕很困难,在这种情势下,刘国轩依然决定归顺朝廷,免致生灵涂炭,功劳实在不小。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提拔刘国轩为直隶天津总兵官,刘国轩临行前,康熙亲自召见他,对他说:“台湾那地方郑氏控制了六十多年,朕知道你一直心怀忠诚,前次施琅用兵征剿,你能顺应天命,让我很感动,所以特地提拔你为天津总兵官。天津这地方跟其他地方不同,应该多注意安抚工作,让兵民相安,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我对你的期望。”

此后,康熙还赏赐刘国轩大量的土地,答应刘国轩三代可以继承他的爵位。

台湾已经属于清政府,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弃留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现在肯定不算问题,领土当然是越大越好,寸土必争。但是当时,人们更多的是考虑实用价值。譬如,当时就有很多朝廷大员和封疆大吏认为台湾孤悬海外,容易滋生盗贼,干脆不要了,直接守着澎湖列岛就行。还有人建议说,把台湾岛上的人民迁到内地,将台湾岛弃置不用。

康熙年间,人口大概有四五千万,面积却比现在还大,所以不用担心住房紧张耕地不足的问题。某些人主张放弃台湾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观点是缺乏远见和战略意识的。作为一个领导者,康熙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

这时,施琅再一次发挥了作用,他对台湾实在太了解了,他告诉康熙台湾千万不能丢,如果不要台湾必然会酿成大祸,收下台湾却可以永镇边疆。这种见识是非常明智的,台湾就像大清国的一个海外基地,不沉的航空母舰,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有极高的战略意义。施琅还反复强调,台湾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荒岛,台湾是一个宝岛,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在这里生活的人民什么都不缺,日常用品应有尽有。如果将台湾人迁到内地,他们肯定是不乐意的,再说台湾人口密集,迁徙很不容易,而且要花费巨资;另外,台湾也是对付红毛怪(荷兰殖民者)的一个防守要地。

康熙并不是什么都懂,他英明的地方在于能够听取大家的意见,深思熟虑之后,康熙表示:“台湾这块地方关系重大,放弃不要的话肯定不行;如果迁徙当地人民,又担心人民流离失所,抱怨多;派人镇守的话,又担心形成地方割据;如果换人,三年一守,换来换去的话,对当地人也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