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东: 中外科学交流的恢复

受访人:胡亚东研究员

访谈人:熊卫民

整理人:熊卫民

访谈时间:2009年6月9日

访谈地点:北京中科院黄庄小区胡研究员家

胡亚东研究员(2009年6月9日熊卫民摄于胡研究员家)

科学没有国界,它的发展有赖于国际交流,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却因朝鲜战争、冷战、中美对抗、中苏对抗、台湾问题、“文革”等外部和内部的原因,逐步缩小并一度基本断绝了与国际主流科学界的联系,直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后,这种联系才开始重建,并于“文革”结束、国家领导人表现出强烈的“开放”、“改革”等主观愿望后,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的科学社团是如何重新融入国际主流、走向世界的?在研究这个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时,笔者发现,胡亚东先生是一位重要的历史当事人。

胡亚东,高分子化学家。1927年生于北京,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1年赴苏联留学,1955年获副博士学位后归国,历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长,《化学通报》副主编、主编等职。

在这次访谈中,胡先生回忆了1977年至1982年,他陪同钱三强、卢嘉锡、周培源等中国科学界的领导,到欧洲和美国多次访问、开会,和来自台湾地区和国际科学社团的代表磋商,克服政治阻碍,使海峡两岸的科学界同行得以共同加入国际科技社团、坐在一起进行学术交流的过程。访谈涉及海峡两岸的不少学界名流,其中,卢嘉锡先生的那些轶事尤其有趣。

科技资料进口工作做得相当好

熊卫民(以下简称熊):您是一些中西科技交流重大事件的参与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胡亚东(以下简称胡):好的。1949年之后,我们与西方的交流,人对人的,国家对国家的,基本都断了,但当时图书杂志的进口工作做得还是相当好。我是留学苏联的,1955年回国。那时化学所已搬到中关村,图书馆修得相当漂亮。我进去一看,《化学文摘》(CA)、《德国物理化学会志》,等等,从创刊号到1955年的全有,比苏联的还全。这一点真是厉害!

熊:是影印的,还是原版的?

胡:有的是进口的原版,有的是影印的。后来我特意去问过图书进出口公司。他们告诉我,他们专门派了人到国外去采购,有些旧杂志人家当废品剔除出来,或者把它们当旧书出卖,他们赶紧将其买下。譬如某种杂志大英图书馆有三套,后来放不下了,剔除一套,就被他们买了下来。那时候中国没有加入国际版权公约,从西方订购或淘到种类齐全、但份数很少的原版科技期刊后,他们再将其影印出版,供应给许多单位。这方面的工作搞得出了名,连一些东欧的国家也过来买中国的影印科学期刊。

当时我们收藏的专利也很全。那时我搞国防研究,经常要到东厂胡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那儿去查专利。那里收藏的专利真是全啊,连美国的AD报告(美国国防科技报告)都有——那是军事方面的,在美国都是保密的。那些专利档案后来都移交给专利局了。

与东欧国家的学术交流

熊: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参与中国化学会的工作?

胡:我正式参与中国化学会的工作应当说是“文革”过后的事。不过之前我也参与编辑过化学会的一些期刊。1956年,我被化学会聘为《化学译报》的副主编(主编是唐有祺先生),现在我手头还有由侯德榜、杨石先签名的聘书。1973年,《化学通报》复刊——那是柳大纲先生一手弄的。柳先生拉我过去做副主编,后来我又做了主编。

1978年,中国化学会恢复活动,在上海开的恢复大会,我被选为理事、副秘书长。秘书长是当时化学所的党委书记鲍奕珊,一位老革命,后来做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

熊:中国化学会是1932年成立的老学会,1949年之前跟国外联系是较多的。是不是从1978年恢复活动起就开始酝酿恢复与国外的交流?

胡:在这之前中国的化学家就与国外有过一些交流。1977年秋天,我和计算所一位同志陪钱三强副院长到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去做过考察。主要是考察两方面的工作——石油石化和计算机(当时叫数据库)。在共产主义集团中,罗马尼亚的石油化工是最好的,因为罗马尼亚盛产石油;而数据库方面,则是南斯拉夫的水平较高。我们考察了两国的一些工厂,发现它们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工作制度也很好,工厂给工人提供相当丰盛的自助餐作为午饭。当时我们的感觉是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真好,不知道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变成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