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合流(第2/10页)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换谁谁不急?

急也没用,强盗早跑光了,郑成功也不敢去找清军兴师问罪,只有拿自家人出气。于是,郑芝莞、阮引被处斩,何德被革职,再打一百二十军棍,只有坚持抵抗的陆兵将领蓝登得以幸免。

该杀的杀了,该罚的也罚了,但此事尚未了结,因为还有一个人没有收拾。

谁呢?

施琅!

泪奔的施琅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受康熙委派负责收复台湾的福建总督姚启圣巧施离间计,诱使偏听偏信的郑经杀掉施琅家眷,逼着施琅投降清军。其实,这不过是出于故事情节需要而进行的“蒙太奇”处理,并不符合史实。

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施琅早就彻底投降清军了,此次厦门失利便是最初的导火索。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施琅走上这条路,应该说也是必然的。

施琅第一次出场,是隆武元年(1645年)七月跟随黄道周北上联络抗清义师。当时,年轻的施琅已经初露在兵法和谋略上的天赋,向黄道周提出了“坐镇赣州、化整为零”的抗清策略,可惜未被“等级观念”深重的黄道周采纳。施琅虽然官卑职小,脾气却不小,见上司固执己见,索性挑子一撂,返回福建。

从这件陈年往事可以看出,施琅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但为人相当傲慢跋扈,从来都不给领导面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随着官职的晋升,施琅的这种性格弱点也越来越突出。

投奔到郑成功麾下之后,麻烦可就大了。施琅不给领导面子,郑成功偏偏又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这俩人撞到一起,不出点状况才是怪事!

刚开始时,郑成功与施琅相互还有点新鲜感。施琅熟谙兵法,排兵布阵往往出其不意,再加上长相英俊(风宇魁梧),因此深得郑成功的偏爱。

时间一长,“上下同心”的局面逐渐发生变化。施琅“侍才而倨”的性格不仅没有任何收敛,反而是变本加厉,全然不顾及领导的感受。郑成功本来就心胸狭隘,便总想找机会给这个“狂人”泼点冷水。

打潮州,机会终于来敲门了!

施琅在潮州忍不住,说了几句实话,郑成功趁机夺了他的兵权,赶回福建。清军偷袭厦门时,失去兵权的施琅依然带着亲兵奋勇抗击,怎么罚也罚不到他的头上。不该罚,那就该赏,郑成功还是挺大方的,手一挥就赏给施琅白银二百两。但是,施琅想要的不是物质奖励,而是“平反”:我在潮州说的话都应验了,至少得官复原职吧?

郑成功偏偏忘了这茬,接连发了几道任命,施琅看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没找到自己的名字。直到老部队的总兵、副将都有了新的人选,施琅依旧被撂在一边没人搭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施琅被“退二线”了。

施琅当然不服气:事情办砸锅要被砍(郑芝莞、阮引),说几句真话也要靠边站,你郑成功还讲不讲道理?

情急之下,施琅提出“辞职出家”的请求,试探郑成功。郑成功不为所动,在倾力“挽留”的同时,又交给施琅一项新任务:自行招募武装,招多少人,给多大官。——你不是闲得蛋疼吗,自己玩儿去吧!

施琅彻底泪奔了,真就剃了一个光头,虽然不出家,但也是“红尘修行”,带领着自己的一些亲信开始自行招募武装,同时拒绝跟郑成功见面。时任援剿左镇的施琅之弟施显也对郑成功的做法极其不满,跟着哥哥“组团”抵制,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

就在郑成功、施琅“针尖对麦芒”之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史称“曾德事件”。

曾德原系郑彩的部将,为人“淫纵多端”。隆武时期,曾德被安排到仙霞关驻防。

自从曾德到任之后,弹劾他的奏疏就从来没有断过,曾德也一度被解职赋闲。后来,曾德跟郑芝龙搭上关系,得以官复原职,继续驻防仙霞关。跟随郑芝龙投降后,曾德部划归施琅节制,后来又跟着施琅投靠郑成功。

施琅靠边站,曾德觉得继续跟着这只“死鱼”混已经没有什么前途,便疏通关系、自降身份,投奔到郑成功的大本营做了一名亲随。(恃郑氏亲昵,逃于郑所。)施琅得知消息后,不禁大为光火,立即派人将这个趋炎附势之徒抓回来斩首。

由于曾德名声太臭,又“背叛”主子,郑成功不好说什么,只是让施琅刀下留人,从长计议(驰令勿杀)。施琅本来就受了一肚子窝囊气,郑成功一说情,他杀得更快(促令杀之)。

曾德伏诛,郑成功也火了:老子的话都不听,你小兔崽子想造反啊?

永历四年(1650年)五月,郑成功决定对施琅下手。二十日,郑成功派人秘密诱捕施琅、施显及其父亲施大宣,羁押于金门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