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内讧(第5/6页)

如此看来,三个月打到桂林,已经是比较保守的估计了!

天赐不取,必受其咎!佟养甲、李成栋当即决定——不打白不打,出兵!

十一月下旬,李成栋率清军从福建出发,经潮州、惠州向广州进发。果然如辜朝荐所言,这一路基本上是如入无人之境,杨明竞所谓“十万精兵”,完全停留在口头上。为了麻痹广州的朱聿鐭和苏观生,李成栋先剿灭了负责传输情报的塘兵,接着又缴获杨明竞的巡抚大印,定期向广州“报平安”,自以为是的苏观生对此深信不疑。

十二月十五日,清军前锋抵达广州,伪装成南明军入城。由于绍武政权的大部分军队都在西面打内战,东线的杨明竞又一直报告平安无事,广州基本上处于不设防状态。面对“从天而降”的清军,混乱的局面可想而知。经短暂交火,少得可怜的广州守军全线崩溃,朱聿鐭、苏观生自杀殉国,顾元镜、曾道唯投降,成立仅仅一个多月的绍武政权就这样稀里糊涂被灭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广州失守的消息传至肇庆,朱由榔还是想开溜,再次被瞿式耜摁住了。瞿式耜认为,以永历水、陆军队的实力,守住“东大门”三水是不成问题的。

安全第一,朱由榔不敢冒这个险,于二十六日动身前往梧州。瞿式耜主动要求留在肇庆御敌,朱由榔也不同意,带着他一起跑路,只留下两广总督朱治涧在肇庆、三水一带象征性地守一守。

逃亡之路

永历元年(1647年)正月初一,朱由榔抵达广西巡抚驻节地梧州(位于广西、广东边境),仍觉得不安全,又逆桂江北上,经平乐逃往广西省会桂林。

李成栋大军压境,永历皇帝一路逃亡,丁魁楚心中突然有一种茫然——朱由榔即位才几天啊,自己苦心经营的广东就玩完了。跟着这么一个“扫帚星”,除了天天练长跑,锻炼出一副好身板,还能有什么前途?

朱由榔义无反顾地逃往桂林,丁魁楚决定另谋出路。带着家眷和巨额家产(据说有黄金二十万两、白银二百四十多万两),丁魁楚与朱由榔分道扬镳,向南逃往岑溪。

抵达岑溪后,丁魁楚派人与李成栋取得联系,表示愿意归附清军。李成栋跟博洛学了一点长进,也开始忽悠丁魁楚,许诺让他继续经营两广。丁魁楚不知道,郑芝龙当初也是这么被忽悠的。二月,兴高采烈的丁魁楚离开岑溪,投向李成栋的怀抱。

丁魁楚真心实意想投降,但李成栋从来没想过要接纳。博洛都不敢兑现的承诺,李成栋更不可能兑现了。再说了,接收丁魁楚,李成栋不增一兵一卒,还要给他安排工作,更何况是相当重要的领导岗位,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没好处,谁受降啊?

丁魁楚不是有很多钱吗?妥了!钱留下,人不要!

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丁魁楚中了李成栋的圈套,在押往广州的半道上被截杀,儿子亦被斩杀(据说幼子被李成栋的部将罗成曜收养),三百多名女家眷被分给各营士兵轮奸致死,家产全部归入李成栋的名下。

叛徒,能有什么好下场!

永历元年(1647年)正月十六日,李成栋率大军进攻肇庆,于十九日进抵三水、高明。留守肇庆的两广总督朱治涧不战而逃,清军很快就拿下肇庆,向梧州进发。

俗话说“有其君必有其臣”,朱由榔跑得贼快,他的手下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地上行下效。二十八日,防守梧州的思恩侯陈邦傅弃城而逃,清军于次日抵达梧州,广西巡抚曹烨出城迎降,让李成栋轻松加愉快地率军入城。

进入情势不明的广西,李成栋开始小心翼翼。二月初,李成栋派出小股部队向平乐、桂林方向追击侦察。

永历政权成立不到四个月,清军就从福建穿越广东,占领广西梧州,声势相当浩大,“逃跑帝”朱由榔也成了惊弓之鸟。得知平乐一带出现清军,嗅觉相当灵敏的朱由榔又想跑路,目标是广西北面的湖南。

朱由榔想去湖南,不是为了故地重游,而是有湖南来人报告,说湖南地方广阔,朝廷应当果断进取作为“中兴之本”。

事实证明,朱由榔被忽悠了。

当时,恭顺王孔有德率领的清军已经抵达岳州,准备南下扫荡湖南。指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何腾蛟能守住?想多了吧!

——至于别人信不信,反正朱由榔信了。

朱由榔想往湖南跑,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靠近广西的湖南武冈、靖州地区,是总兵刘承胤的地盘。刘承胤拥兵数万、实力雄厚,能够给朱由榔提供安全保障,至少比成天咋咋呼呼要抗清,又没多少兵可派的瞿式耜靠谱。

先不说逃往湖南是否妥当,得知朱由榔又想跑,瞿式耜彻底怒了:就知道跑、跑、跑,你是先天胆囊发育缺陷,还是想表现你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