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冯小宝洛阳卖膏药 武则天朝堂放铜箱(第2/3页)

公主琢磨着要不要把自己的最爱献给武后,让太后也享受享受。毕竟,人家金银珠宝和各色供奉都比咱多,咱要想表现表现,还就得送别人没送过的东西。

千金不舍地和小宝过完了最后一夜,第二日,她来到了武则天的面前。

武则天很高兴,“这个冯小宝我收下了,公主就先退下吧,我会记住你这次孝敬的。”

千金公主也很高兴,“太后高兴就好,高兴就好,这宠儿只是个心意。”

为了掩人耳目,武则天将冯小宝剃了光头,打扮成了和尚,又将白马寺的寺主(即住持)撤掉,让冯小宝担任。一切妥帖后,她给冯小宝赐法号“怀义”。但武则天还觉得有些地方不妥当,后来她想出来了,是冯小宝出身有问题。为了让这个卖狗皮膏药的换个贵族身份,武则天指派太平公主夫家薛绍认怀义法师当大爷。

三十出头的冯小宝一瞬间成了驸马薛绍的大爷,显然是不靠谱的,既然大爷当不成,那当叔总可以吧。薛绍无奈地接受了现实,他怕不认冯小宝当叔,自己就得去阎王爷那儿报到。冯小宝,释怀义,薛怀义,挺好。怀义法师跟做梦似的,太后给他配了侍卫和十几名官员,作为主讲佛法的大师,他也可以随便出入宫廷。

怀义法师骑马走在洛阳街上,他欢喜,他再也不用辛苦工作了。走在洛阳街上,所有人都得避让着他,怀义法师的脾气也是越来越大。

怀义法师本就不是有道德底线的人,没有法师的慈悲,也就不需要顾及群众的感受。

史料记载,怀义法师的队伍庞大,招摇过市,胆敢有人靠近,就会被侍卫拉过来掌嘴,一直掌到吐血为止。有时候怀义法师也很兴奋,跳下马参与群殴,连打加踹,被打的人筋骨断裂,爬走时拖出一摊血迹,怀义法师也不管人家死活,大摇大摆地上马而去。

怀义法师当冯小宝的时候就听说,释、道两家互相看着不顺眼。现在他当上佛了,当然容不得道士出现在自己眼前。每次碰见不知好歹的道士在街上走,他就令人抓住,十几个人拳打脚踢,一阵狂殴,殴打完毕,见道士面部青一块紫一块,肿成了猪头,怀义法师便很有成就感。

他觉得挨揍不足以教训道士,便把道士扯过来,用刀割断头发(极度的侮辱),随后踹到路边,扬长而去。

当朝权贵总算碰见了一个值得交往的人物,他们没理由谴责,因为巴结都来不及。怀义法师坐的是御马,带的侍从还都是当官的,在宫殿碰见众人,众人还得对他施礼。朝中最得势的武承嗣、武三思二人,碰见怀义法师,也甘愿当他的童仆,为法师牵马执辔。法师当这二人是奴隶,他表情冷淡,对武家的两位仁兄视若空气。

和武则天睡完觉,怀义法师就回寺院去了。

此时的白马寺完全和以往不同,在怀义法师的带领下,白马寺聚集起了几百个无赖少年,他们剃度为僧,纵横犯法。右台御史冯思勖,生性刚直不阿,不畏强权,屡次逮捕白马寺的无赖少年,被薛怀义记住了。

某日,冯思勖走在路上,被大法师的马队碰上了。

几人飞奔上去,对冯思勖拳打脚踢,打得多处骨折,吐血不止。他们一直群殴到冯思勖奄奄一息,薛怀义感觉差不多了,便收手走人。武则天不管此事,助长了薛怀义的脾气,朝廷百官无人敢言。

【复政之后】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正月,武则天把持朝政过久,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下诏复政于睿宗皇帝李旦。李旦是个很谦让的人,他死活不依,武则天不好意思地笑了,她勉为其难地再度临朝称制,并宣布大赦天下。

给怀义法师牵马的武三思、武承嗣,也趁机开始了大反攻,他们要把朝廷所有的有功之臣整死,从而证明自己才是最有才的。他们首先瞄准了左卫大将军李孝逸,李孝逸击破徐敬业,功劳甚高,声望甚重。武承嗣深感不爽,屡次在武则天面前说他坏话,内容包括李孝逸想要谋反,李孝逸准备谋反,李孝逸正在谋反。

一个月后,武则天深感不安,左迁李孝逸为施州(湖北恩施)刺史。

武则天怕天下人对她不满,阳春三月,她让人造了一个铜箱。

这铜箱摆在朝堂之上,接受天下各类人的上表。铜箱的四个侧面均可投信,结构也很讲究:东面的名叫“延恩”,接受四方赋颂、自荐;南面的名曰“招谏”,接受对朝政得失的评论;西面的名为“伸冤”,接受冤者的自诉;北面的名曰“通玄”,接受天象灾变和军机密信。

箱内分四块,有东、南、西、北四方;四方各有五行之一,分别代表“木、火、金、水”;也可代表自然“春、夏、秋、冬”四季,倡导“仁、信、义、智”四德。铜箱四面,分别是青、赤、白、玄四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