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少林僧生擒王仁则 李世民决战窦建德(第2/3页)

首先,他以为李世民至少带领了十万人马与自己对峙,而且他观察了很长时间,愣是找不到李世民的主力在哪里。其实想想这事儿也的确够气人的,李世民就带了三千五百人,你上哪儿去找主力去?

其次,窦建德的情报网不发达。

最后,窦建德不如李世民狠。

之前刚吃了一次亏的窦建德不肯轻易出战,为了让他出头,李世民设计了一套特别奸诈的方案。他让人坐着大船,带着千余匹马跑到黄河北岸啃草,故意拉长牧马的长度。武牢地势险要,不能存草,而黄河北岸上芳草鲜美,因此,你能想到什么?

答:我觉得李世民的马很幸福。

评:熊脸又欠扇了。

可以这样想一下,如果你是窦建德,吃了大亏,肯定不会轻易出战,是一定要等李世民露出马脚再打的。李世民会在什么样的时候露出马脚呢?士兵想家的时候,军内哗变的时候,粮草不足的时候,长安大乱的时候?其他几样都不大可能,如此,就只能等李世民粮草断绝了。李世民跑到黄河北岸牧马,说明了什么?窦建德微微一笑,他知道了,李世民已经断粮了。

观望中的窦建德确信,他已经等到了决战的时机。

第二天一大早,一直等待窦建德倾巢而出的李世民看见了窦建德倾巢而出的场景。十五万兵马泱泱而动,十分壮观,他们“北距大河,西薄汜水,南属鹊山,亘二十里,鼓行而进”。这就是说,窦建德大军光队形就排了二十里地,还敲着大鼓,高唱军歌,声势十分浩大。常胜将军窦建德率领十五万大军来跟李世民决斗了。李世民手头上只有三千五百人,但他很镇定。

如果我遭遇到此类情况,估计会激动得拉稀不止,唐军中的大将也没有例外地出现了紧张的情况。学过小学算术的人都知道,平均下来,窦建德用四十三个人踹唐军一个人,就算是群殴,估计有人连脚都插不上。可是,战争不是群殴。李世民看了看紧张兮兮的将领们,说:“走,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李世民带着大将,骑马登上了汜水旁的高地,他们一起望向了窦建德大军。武牢果然险要,登高望远,一览无余。怪不得兵家列武牢关为八镇之首要军事重地,如扼守喉咙,疾走冲锋,势不可挡!

窦建德也觉察出来了。

李世民兵马缺粮,能撑到现在,估计坐骑都该煮汤喝了。窦建德把大军行至汜水浅水滩就停了下来,对面就是李世民的部队。李世民究竟有多少人,谁也没办法弄清。为了探探李世民的虚实,窦建德派三百骑兵涉水过河,在距离唐军五百多米的地方停下了。窦建德是个很理想主义的人,他这个举动,其实是想要和李世民单挑。

看官可能有所不知,中国古代战争经常出现一位大将带着少量人马单挑的情况。这是一种很仗义的作战方法,正所谓:你拍一,我拍一,咱们一起做游戏,我们都是好兄弟,谁都不能耍赖皮。窦建德派遣的这三百骑兵跑到李世民营前单挑,一名通信员骑兵纵马向前用喊话的通信方式对李世民军说出了窦建德的想法:请选精锐数百跟我们打!

这是一则简洁犀利的短讯,通信员说完,一溜烟儿跑回了骑兵连,归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李世民看了一眼对方,突然感到窦建德的做法让他浑身上下脑袋生疼。也罢,爷们儿来挑战,咱不能不爷们儿!于是,李世民望了望诸将问道:“谁愿意去?”却见一员虎将,姓王名君廓的自告奋勇说:“末将愿往!”

李世民颔首,王君廓便领两百名槊骑杀向前去。

两彪人马杀了起来,群殴中……两队乍进乍退,折腾几轮之后,竟然互无胜负。李世民的三千多人,窦建德的十五万人,就眼巴巴地看着这五百人在中间混战。大夏天的口干舌燥,战局没有任何突破性的进展,双方这才各自归队。打完最后一场百人群殴战的时候,双方依旧列队对峙。这个时候,该是王世充的侄子王琬同志表现自己的帅气的时候了。他骑着他那心爱的宝马,在群骑之前得意洋洋地晃悠,大声说笑,做出很勇敢的样子。

这一幕,被李世民看在了眼里。

他看中的不是王琬,而是王琬胯下的宝马。于是,李世民啧啧两声,对大老黑说:“你看王琬骑的那匹马,浑身赤色锃亮,矫健如飞,真是好马!”大老黑一听,立刻道:“我这就去给殿下抢过来!”说着,骑着马就想冲入敌阵。李世民一把拉住大老黑说:“你这是干吗去?我就是赞叹一下,哪能因为一匹马让猛士丧命!”大老黑不听,偏要去。李世民本就真的是感叹一下而已,却不料大老黑性子直,死活要去抢。僵持了一会儿,李世民争执不过,便派了高甑生、梁建方二人陪同尉迟敬德一起去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