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宫心计(第7/7页)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偶像,刘邦的偶像是秦始皇,刘秀的偶像是刘邦,刘庄的偶像则是汉武大帝。没办法,在征伐匈奴和西域方面,汉武大帝是专家,刘庄要跟他们干架,想不向汉武大帝学习都不行。

汉武大帝征伐匈奴时,成功的经验在哪里呢?其中一点,恐怕就是培养出外戚卫青和霍去病等大将之才。一想到这,刘庄也马上培养外戚了。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可造之才。

这个人就叫窦固。

窦固,字孟孙,窦融之侄。然而,最先提出解决匈奴问题的不是窦固,而是耿秉。看到姓耿的,可能有人就会想到耿弇。如果有此念头的人,那么恭喜你了。耿秉也是个典型的富二代,父亲耿国是农业部长(大司农),耿弇正是他的伯父。

事实上,如果要从耿弇老爹耿况算起,耿秉已经是富三代了。然而,这厮身上的雄性激素,一点也不亚于一代和二代。相反,他集中遗传了祖先的优秀基因,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文化素质,用北方话来说,都是杠杠的。

耿秉时为谒者仆身,官职不大。说白了,就是在皇宫中跑腿的人。但是,皇宫就像笼子,想一辈子关住他,那是不可能的。为了破笼而出,耿秉屡屡上书,要求刘庄出兵,攻打北匈奴。

刘庄开始是假装不理,耿秉的奏书却像锣鼓般,响了一阵又一阵。最后,他终于醒悟了。他也有太子了,作为老爹不替儿子铺点路,将来崩了,儿子混得惨了,那还不指着庙宇骂他无能?

刘庄就将富二代窦固召来,说,你长期跟随伯父窦融在外,了解边疆情况。所以,我命令你和耿秉等人组织讨论解决北匈奴的军事方案。

就这样,窦固就将一帮富二代全都召来了。这其中有马援的儿子马廖,耿弇的儿子耿忠等人。在会上,耿秉发言较为激烈,甚至连怎么打进北匈奴都有了详细思路。

耿秉说:自汉武大帝时代起,我们汉朝简直就是天下无敌。河西酒泉等四郡,都在我们手里;通西域,西域归附,南匈奴也不甘寂寞,成了咱亲家。可是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

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一是我们永远得不到的,二是我们曾经拥有而又失去的。汉朝想要把西域拿回来,就得全力出击,把北匈奴再次打回遥远的老家去。

怎么打?我认为,可以先攻击白山。北匈奴在白山有重要军事基地伊吾。夺下伊吾,再破车师,然后跟我们的老盟国乌孙再次结盟。如此一举,等于断了匈奴右臂左脚,然后就可直捣黄龙,奔袭北匈奴本土。

方案敲定后,马上送去刘庄审批。很快,刘庄就下了批文,同意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