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宫心计(第6/7页)
但是,刘荆不懂。无知者无畏,无畏他谈不上,他可是无知到家了。
刘庄截获刘荆异样动作的情报后,跟前面一样,把这事当做国家机密处理了。然后,他下了一道诏书,改封刘荆为广陵王,命令他不准逗留,即日前往封国。
刘荆原先是山阳王,山阳国首府昌邑距离洛阳航空距离三百二十公里;现在当他了广陵王,广陵王首府广陵距离洛阳航空距离七百五十公里。就这个距离,只要长眼睛的都看得出来,刘庄将他甩得远远的,摆明就是防止祸水泼身。
这一次,刘庄总算稍微安宁了。刘荆被踢到广陵后,似乎变乖了许多,再也没有看到他闹事的迹象了。
假象,刘荆这是在制造假象。事实上,刘荆是想麻痹刘庄,欺骗所有耳目,他决定狠下心来装乖。的确够狠的,刘荆一装就是八年。八年后的一天,刘荆以为,刘庄派来监视他的人早就麻木不仁了。所以,机会应该来了。
有一天,刘荆请了一个看相的大师。大师坐定,刘荆就先开口说话了。他说,我老爹刘秀,三十岁就当了皇帝。我长相跟老爹相似,今年也恰好三十岁,是不是到了起兵的时候?
刘荆一席话,当即吓得面相大师说不出话。大师是想来挣几个钱花的,刘荆竟想造反,开什么玩笑。看相说话,可以胡扯,可是造反这事,立场不能糊涂。于是乎,相术大师脚底抹油就跑去地方政府告状。
消息很快传到了洛阳。刘庄一看,晕哪,刘荆藏得好深哪,他竟然还嫌折腾得不够。
不过,经过这一次,刘庄总算看明白了,为什么多年以来刘荆对他这个哥当皇帝仍然耿耿于怀。原因就在前面他说的那句话——面相与先帝刘秀相似。
面相相似,才能亦出众,只可惜,他脑袋进水了。对待刘荆这种脑袋短路的兄弟来说,杀他似乎玷污了自个名声。刘庄饶刘荆一死,只作惩罚,剥夺他全部权力。
不过,刘荆还可以继续在封国收税。只是他不像以前那样自由了,走到哪里都有专人跟着。在规定范围活动,做规定的事,这叫啥?双规。
刘荆尽管被双规了,可不久,他犯罪的瘾又发作了。他请了一堆法师,到家里做法事。法事内容只有一个,就是诅咒刘庄早死。
亏他想得出来,已经是第四次了。
刘庄能忍,中央诸部官员估计早就忍不住了。接着,中央有关部门立即提审刘荆,然后上奏刘庄,请求诛杀。
刘庄很郁闷。他都忍三次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再多忍一次。正当刘庄犹豫不决时,有人告诉刘庄,陛下无须再忍,您也不必亲自动手了。
因为,刘荆已经自杀了。
这不是完美的结局,却是最合理的结束。
四 汉朝的富二代们
在汉朝,富二代与权力二代简直无异。权力一代,都是靠建功立业获得封侯的。侯爵,就会有封地,然后就可以当大地主收税。侯爵可以继承,但是如果兄弟多,父辈封地还可能被瓜分,就像蛋糕,不出三代,所剩无几。
所以有人常说,富二代们要败家,山倒都不如他们快。但是要整点大事,鬼神都挡不住。因他们起点高,基础好。人家有的只是背影,他们有的全是背景。而且只要有点脑袋的都能想到,在中国世袭制度下,蛋糕只有越分越小,想把蛋糕做大的,只能自觉努力奋斗,自力更生。
天下之大,最牛的富二代当然就是刘庄了。这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活力的皇帝。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他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一心想把汉朝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做精做美。
公元72年,刘庄四十五岁。这一年,他决定做件大事。即率领汉朝高官富二代们集体上阵,把前辈未完成的遗愿全搬上案头研究,准备大干一场。
刘庄到底想干什么呢?
要问刘庄想干什么,就要讲到刘秀不能干的是什么。我们知道,刘秀一生的遗憾,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北匈奴,一个是西域。
当初,汉朝天下大乱,北匈奴趁火打劫,屡屡得手,却因鞭长莫及,奈他不得。所以,当西域诸多小兄弟派出王子当人质,要求刘秀出兵时,他只有痛苦地摇头了。
有些人,给他三分颜色,就敢开大染坊;有几斤米,就敢开饭店。但刘秀不是,他是有多少米,就吃多少饭。按他先前的饭量,西域这桶饭他是不敢碰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我想,刘秀的任务只能到这封顶了。搞不定的事,就留给下一代,下一代搞不定的,再留给下一代。实在都搞不定了,就永远搁置,寻求其他开发项目得了。
刘庄三十岁登基,眨眼十五年就过去了。如果他再不做点事,完成先帝遗愿,或许这辈子就完了。所以,他必须趁有生之年,把北匈奴和西域两个大问题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