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夜幕下的长安城(第8/9页)

于是,刘恢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

在浩瀚的史迹里,我们已无法寻找刘恢所歌之辞。他能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绝望的、痛不欲生的背影。在这个男对女,生对死,愁对爱的思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苏东坡对亡妻的思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六月,刘恢悲思过度,举目望世,无以寄身心为生。于是,他自杀殉情,化成飞蝶逐伊人去了。但是,当刘恢这段凄美绝望的爱情传到吕雉耳里时,吕雉只有三个字作为评价:神经病!

吕雉认为,老大刘友前有警示,没想到老二刘恢重蹈覆辙,竟然为了一个女人丢掉身家性命。于是,吕雉非但对刘恢没有半点同情,反而深表厌恶。当即下令:刘恢为一个贱人而死,罪孽深重,不准他的后裔继承王位!

到此为止,刘家两兄弟,以他们的死亡让出了两个诸侯王位。这两个王位,马上就有了答案。梁王封给了长兄子吕产,赵王封给了次兄子吕禄。

六 吕雉杀人的心理学分析

有些女人,她天生就无法感知到爱情之美。诸如吕雉,仿佛血雨腥风的政治生活,使她麻木了内心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其实,如果要理解吕雉为什么把一个痴情绝望的刘恢骂成一个神经病,我们还必须深入她的灵魂,和她进行一场隐密的心灵对话。

在此,我不得不穿越千年的烟雨蒙蒙,提着话筒走进汉朝的长乐宫,独家采访吕雉。还好,吕雉对一切与权力无争的人都是客气的。于是,我们的采访就从她的功绩谈起。

月望东山:吕后您好,恕我直言,自从您专权以来,滥杀无辜,排斥异己。请问,作为一个女政治家,您有没有考虑过千年以后的人对您的评价。

吕雉:地球人都知道,不流血的政治未必是好的;流血的政治未必就是坏的。如果你站在我的角度就可知道,如果我不杀人,别人会杀我。宁可我错杀别人,也不可别人伤害我半根毫毛。政治动物从来就不是什么高尚的东西。你作为接受过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现代人,应该深刻明白这一点。这就叫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当然,我并非是一个完全好杀嗜血的动物。你在《那时汉朝》里把我描写成一个狠毒变态的女人,这是一种很不负责的行为。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水滴,不见海洋。你应该学学人家《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从宏观角度考证我的存在价值,而不是像狗仔队整天就抓住我和审食其的绯闻和杀人的把柄说事。

月望东山:您说的没错。关于这点,我必须检讨。其实,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里对您的评价还是挺高的。司马先生的原话就是: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从司马迁先生这番话来看,生活在您主政专权时代里的人民,日子过得还是挺不错的。只可惜您就是宫廷斗争打得太激烈,扶持吕氏本家势力做得太嚣张,所以,您也必须为您的另一半非人性的恶绩负责到底,不要怪我替你贴上狠毒和变态的标签了。

吕雉:你说的有一定道理。狠毒这个标签我能接受,但是你凭什么说我变态?你知不知道这个称呼会让读者误解我的一生,有可能使我永世不得翻身。

月望东山:我曾考证过“变态”一词。准确地说,变态原先属于生物学范畴。它指的是在有些动物的个体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上经历阶段性剧烈变化。比如,有些器官退化消失,有些得到改造,有些新发生出来,从而结束幼虫期,建成成体结构。这种现象,统称变态。从这个生物学概念来看,变态是生物个体对生存环境的自我调整,未必是一件坏事。

从宏观角度出发,您为了扫除内心的恐惧,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为了专权天下,从而不择手段,全面打击政敌。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您这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一种自我调整,这不也属于变态的范畴吗?

吕雉:可是,在你这本《那时汉朝》里,你所说的变态,是从狭义上的人类心理学来说的。在你这里,我似乎完全被妖魔化了。比如什么更年期发作,什么心态不平衡。是的,我是因为心态不平衡,更年期经常发作。但是你只是站在男性角度来说明问题,你有没有想过要考证我作为一个女人,特别是像我这样不易的女人的内心世界?

月望东山:其实,我今天采访您完全是冲着你的内心世界来的。我们刚刚谈的那些不过是开场白。既然您都把话挑明了,就让我们进行一场推心置腹的讨论吧。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请问您所有心态不平衡的起源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