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夜幕下的长安城(第7/9页)
在死亡面前,最精彩夺目的不是刑罚和刑具,而是人类面对死亡之时所呈现出的百态。有英勇就义者,大刀抹脖子,二十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有贪生怕死者,哭尽眼泪,瘫痪如泥;有冤枉如窦娥者,哭天抢地,出口毒咒。
除此之外,世间还有一种凄凉的死亡,就叫放歌而死。
刘友纯属此类。在那忍受饥饿的那几天里,抬眼望去,军警森严壁垒,插翅难飞。偶尔有人冒着生命危险给他送来一瓶水,或是半个馒头,不但被守卫的没收,还投到监狱享受死罪之灾。此情此景,呼天告地,皆是无用。唯有放歌一曲,以表心曲。
于是,饥饿的刘友放喉吟唱,歌曰: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五侯兮,强授我妃。
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
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
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刘友歌声凄厉惨烈,撕心裂肺,鬼哭狼嚎,闻者无不涕下。
如果非用一个字来概括刘友人生此劫,那他和窦娥都是一个性质:冤!刘友之歌,与后来的窦娥骂辞一样,充满了绝望的愤怒和申诉无门的悲惨。在此,我们不妨以窦娥的诅咒来解读刘友的心声: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歌罢人亡。正月十八日,刘友饿死,吕雉用民礼草葬于长安郊外民间墓场。
五 刘恢之死
一歌才罢,又起一阙。
刘友被饿死后,赵王一位空缺。那么,下一个该推谁来坐上此位呢?吕雉的意见是:此位非刘恢不可。
刘友一共有三个同母兄弟,刘友排老大,刘恢为老二,还有一个老三叫刘建。当初,梁王彭越被诛,刘邦封刘恢为新梁王;后来卢绾叛逃,燕王空缺,刘邦封刘建为燕王。真不知此三兄弟老妈尚在世上时,是否得罪吕雉。他们仨落到吕雉手里,没有一个是好下场。
时刘友死后不久,刘建薨,和美人留下一子,吕雉使人杀之绝后。现在,吕雉已经解决掉一个,她只有发挥狠人做到底的丑劣传统,继续拿刘友兄弟开刀。于是,吕雉就对梁王刘恢说:请你去赵国接你老大的班吧,梁王之位就空缺出来,我自有安排。
梁地相对于赵国来说,梁王就像是河南产的汇源火腿肠,赵王就像是北方的冰糖葫芦。火腿肠吃起来可是十分爽口,冰糖葫芦则是酸甜交加,吃不习惯的还会把你牙都酸掉。对于刘恢来说,他蹲在梁地时间不算长,但也不算短了。在这里,他习惯梁地的水土,犹如梁地的水土适合了梁国的空气。现在,吕雉徙刘恢北上,无异于把他的火腿肠夺下,丢给他一个烂冰糖。
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刘恢尽管心里闷闷不乐,他还是乖乖接受吕雉的安排,北上就职。吕雉当然知道刘恢肚子里是有气的,为了补偿刘恢的心灵创伤,她免费送赵王一贴心灵膏药。那就是吕产的女儿。
又是买一送一,不服吕雉还真不行。这下子,刘恢可是有苦说不出。赵国冬天多风雨,再加一个吕氏女,这想不叫人雪上加霜都难啊。
郁闷,实在郁闷!
更郁闷的还有,吕产这个宝贝女儿还带着一大帮随从嫁给赵王。吕王后这帮随从,他们在赵国无所不为。最狠的工作就是当特务,对赵王是监视,监视,再监视。无论刘恢走到哪里,或许是一举头,一望眼,一叹息,一哀声,一低头,一抹泪,都有人记录在案,马上以小报告的形式送到吕王后的案头。
如果说,老大刘友是被吕雉活活饿死,那么今天看来,刘恢恐怕要被吕产这个女儿活活地捆绑,不得自由而死。
吕雉的杀人秘诀只有两样:一是狠毒,二是变态。吕产是吕雉的长兄吕泽的儿子,如果从辈分来说,吕产这个女儿对吕雉,应该叫一声姑婆。我们有理由相信,吕王后肯定从吕雉那里学到了变态的杀人本领。现在,她不但把刘恢装进生活的笼子,还把他的爱姬鸩杀,使其不得知己倾诉而解愁。
爱姬无辜死去,母老虎卧榻之侧,这使得刘恢更是不得开心颜。听说,要想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培养一个钢琴家,至少付半生汗水艰辛。然而,培养一个诗人,不需要半生,只须一场妻离子散,生死离别。对刘恢来说,和爱姬的生死相别及长期以来积郁的苦闷,让他无处宣泄。愤怒出诗人。诗,成了他唯一的寄托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