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刺杀刘邦(第5/7页)

这些年来,吕雉就像一员女将跟着刘邦东奔西跑,无论是张良、陈平,还是萧何、曹参、周勃、灌婴、樊哙等人,无不显现所有互相照顾之处。如今大难当前,他们就是强大后盾,刘邦要先放倒吕雉,得先征求他那帮生死与共的兄弟们的意见。

这下子,悲伤绝望的吕雉立即找到了力量和自信。是输是赢,还为时太早,稍安勿躁,待观其变。

斗争将不可避免地登场。

这天,刘邦召开了一个重量级的高官会议,表示要废掉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

这下问题终于白热化了,会议现场像砸了锅一样,高官们纷纷站起来反对刘邦的提案。大臣们的反对意见缤纷多彩,归纳起来只有一条:皇上爱谁跟谁,那是你的事。问题是太子废立一事,关系国之根本,怎能凭一时喜好而动摇。刘盈是个好孩子,诚实忠厚,无错无过,你就凭刘如意性格像你,戚姬一时把你哄得神魂颠倒就动废立之念,这是不是太儿戏了?

大臣们的议论声有如苍蝇嗡嗡作响,然而此时刘邦,却是稳坐如山。他神态肃穆,少了几许嬉皮士的游戏表情,大臣们狂叫乱喊的忠言,他却全听不进去。

最后,当大臣们喷完口水,个个都充满期待地看着刘邦能回心转意。此时,吕雉正躲在大殿东厢偷听,连她也不得不屏住呼吸,等待刘邦宣布结果。

这时,刘邦傲慢地环顾四周,流露出一丝不屑的神情。他缓缓地说道:反对无效。大儿刘盈是必须要废掉的,小儿刘如意是必须要立起来的。

致命的宣判,犹如五雷轰顶,吕雉一下子瘫痪在地。绝望像空气一般,弥漫在大殿东厢,吕雉紧咬嘴唇,泪如雨下。而大殿中央,群臣一时哑语,不知所措。他们这时才发现一个致命性的问题,天下是皇帝的,太子也是皇帝生的,他之所以征求群臣的意见,不过是故作姿势,求个理直气壮,名正言顺。

完了,这下子真的玩完了。都说,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其疯狂。吕雉已经感觉到疯狂的征兆,仿佛再多忍一时,她就要发疯。

然而就在这时,一颗闪亮的救星出现了,一下子照亮了陷入黑暗谷底的吕雉。

他,就是中央最高监察部长(御史大夫),周昌。

四 可畏的周昌

周昌,沛人也。职业出身:秦时与从兄周苛皆为泗水卒吏。为人特点:说话口吃,但坚忍刚强,敢于直言。

经典逸事:有一次进宫奏事,不小心碰上刘邦和戚姬调情,周昌见状,扭头便走。刘邦一见,立即追上周昌,耍流氓般地骑在周昌脖子上,嘻嘻地问道:御史大人,你觉得俺像个什么皇帝?

周昌昂起头,不客气地说道:陛……陛……下,你……想……想……听真话,还……还……是假话?

刘邦哈哈大笑:我当然是想听实话啦。

周昌冷笑,嘴上立即迸出一句: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周昌这话,貌似玩笑话,实则暗藏威力。好你个御史大夫,瞧你说的什么话,刘邦当即又是哈哈大笑,把周昌打发了去。

不过,周昌能混上御史大夫,不是因为他敢于直言,而是托了他的堂哥周苛的福。我们知道,当年项羽攻下荥阳时,项羽企图以封大将收买周苛,却不料被周苛一阵痛骂,一怒之下便把他烹了。事后,刘邦念周苛高义,封周昌为御史大夫,承从兄之志继续为汉王服务。

让我们回到刘邦议太子事的现场。

当刘邦见周昌像猴子似的从人群中蹦出来,就料定这小子定要大闹一场,破坏他的好事。果然,周昌根本就没心气跟刘邦废话,他一冲出来说道:臣……臣……口才不好,但臣……臣……期……期……知道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陛……陛……下废掉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抬杠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你不会抬得幽默,杠得开心。本来会议现场都僵死一片,然周昌这几个不知所云的“期期期”几字却像一幕滑稽戏,让一直绷着脸的刘邦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

刘邦笑,群臣也跟着笑,躲在东厢的吕雉也莫名地含着眼泪笑。

这时,只见刘邦宣布:废立太子一事,就以后再议吧。今天到此为止,散会!

阿弥陀佛,刘盈终于暂时躲过一劫!

吕雉高兴得太早了,这不过是第一回合。刘邦只是说,暂时搁置议论废立一事,不等于不废,也不等于不立。事实上,废立一言一旦放出去,就只能是一路走到黑。

形势逼得刘邦不得不为戚姬母子找一个万全之策。此时,刘如意尽管被封为赵王,可是因为年纪小,加上刘邦疼爱有加,不能不留身边。可是赵国的行政必须找一个强悍的又信得过的,并能压得住太子和吕后及满朝大臣的强相帮助刘如意打理赵国。可是放眼朝廷,谁才是最佳人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