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美国人如何用自由制度对抗个人主义[2]

从本质来说,专制是惧怕被统治者的,因此,它认为能使其长存的最可靠保障就是让人与人之间永远保持相互隔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它总是竭尽全力使人与人之间相互隔绝。在人性的所有恶之中,利己主义是专制最为拥护的一种。只要被统治者彼此之间不互相关心,被统治者是否爱戴他对统治者来说就变得不那么重要。[3]作为专制者,他不会去请被统治者来帮助他治理国家,他想要的结果是,被统治者根本对国家的领导工作不感兴趣,这样他就满足了。[4]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颠倒是非,那些齐心协力创造社会繁荣的人被他称为暴徒,而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却被他称为良民。[5]

因此,专制所带来的恶和平等所造成的恶实际上并无二致。通过一种有害的方式,专制和平等这两种不同的东西彼此相辅相成。

平等给人们带来了相同的社会地位,同时也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专制在人们之间筑起隔墙,把他们相互隔离开来。平等使人们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专制把人们的自私自利变为一种公德。

因此,无论在什么时代,专制都是危险之物,在民主时代更是如此。[6]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的时代中,人们最渴求的东西其实是自由。

如果所有公民都参加国家的治理工作,那他们必然不会再局限于个人利益,有时还会抛弃自己的观点。一旦人们投身于公共工作,每个人就会发现自己先前认为自己能独立于他人的观点其实是错误的,而为了得到他人的帮助,自己就得经常帮助他人。

如果由公众来治理一个国家,那么所有人都会觉得相互照顾对大家来说都是有益处的。为了得到同胞的尊敬和赞赏,每个人都需要彼此帮助。

这样一来,人们就不会再变得冷漠和彼此孤立。人们也不会在言行举止中显露出傲慢或者轻蔑的态度。

因此,利己主义本身也感到恐惧了。

自由政体下的大部分公职是由选举产生的。因此,那些自以为才华出众却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小圈子的人,就会开始觉得只有依靠他人的帮助自己才能生存。

于是,有些人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就开始牺牲自己而顾全他人,最后反而成全了自己。我知道,有人可能会驳斥我的观点,说什么选举都是钩心斗角的游戏,候选人经常使用卑鄙的手段和互相诋毁中伤。在选举中,相互敌对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选举的次数越多,人们的敌对情绪就越强烈。

这些都是很明显的严重弊病,但是这种弊病只是暂时性的,而选举带来的好处却是永久的。

由于迫切希望当选,所以有些人甚至会摆出战斗的姿态,不过最后这种心态也会转变,大家开始会逐渐互相援助。在一次选举中,或许两位原来是朋友的人因为某些原因而反目成仇。但是,选举制度却可以使得原来互不相识的人彼此的关系开始变得密切。自由会带来个别的仇恨,但是专制则会造成普遍的冷漠。

平等造成了个人主义。而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战胜这种个人主义的手段就是自由。

在美国的立法者们看来,民主时期出现的疾病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单单在全国实行代议制,仍不足以治愈这种疾患。他们还认为,可以使各个国家机构都具有独立的政治权力,这样可以增加公民们共同参与活动的机会,进而让大家感到彼此依存的联系感。最后,他们明智地实施了这个办法。[7]

掌控全国的共同大事的是一些主要公民。这些公民也只是隔一段时间同聚一堂开开会,而且往往是会后彼此就很少见面了,所以他们之间的联系往往并不持久。不过,如果地方上的事情由当地居民掌管,这些居民自然会彼此接触交流,而且他们有时不得不主动认识并讨好彼此。

由于一个人很难理解国家的命运和他个人的境遇之间存在何种联系,因此让一个人放弃自我去关心整个国家的命运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要修建一条公路通到他的家时,他立刻就会看到这种微小的公事与他个人的大私事之间的关系,而且他会很明显地发现,个人利益和全体利益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是比较紧密的。

这样一来,如果让公民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小事而非大事上,他们反而会更加关心公共利益,并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实现公共利益。

如果你做出一些光明磊落的行为,人民可能会对你产生好感,但如果你想得到周围人的尊敬,你就必须坚持不懈做些小服务和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好事,并且养成习惯。这样一来,人们才会觉得你是克己奉公之人。

公民在享有地方性自由的时候,一般会比较注重与邻里和亲友之间的感情,而对于那些使人们相互隔离的东西,他们还会出于本能去抵制,不断地让人建立彼此帮助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