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美的外部结构(第5/5页)

[25]位于空白处的注解:“≠凯尔戈莱的观点。当下层阶级与上层阶级接触并感到自己身份低下,这使他们变得粗鄙。所有野蛮人都是平等而自由的。≠”

[26]杰斐逊总统这样写道(《弗吉尼亚纪要》第148页):“当易洛魁印第安人遭受劲敌攻击的时候,有人发现老人们不屑逃跑或是保护他们的家园不受破坏,他们就像古罗马人抵抗攻击罗马的高卢人那样勇敢面对死亡。”后文的第150页:“从来没有一个印第安人在落入敌人手中之后而苦苦求饶的例子;相反的,他们对敌人百般侮辱和挑衅,以求迅速死于对方之手。”

关于印第安人的文献。/

参阅丹尼尔·古金撰写的作品,标题为《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历史收藏品》,其出版于1792年。它在马萨诸塞州历史收藏品之中,第一卷第141至226页。

据古金所说,有人相信印第安人是以色列的十个支派的后裔,这就解释了他们在被发现时所呈现出的野蛮和无知的状态。古金说:“但是这个观点[……。——编者注……]并没有获得广泛认可。[但是。——编者注]可以肯定的是,它并非全无可能,也许并不像许多有学之士所想的那样毫无可信度。”[第145页。——编者注]

也可参阅罗杰·威廉姆斯的作品,标题为《新英格兰印第安人的语言要点》,于1643年出版于伦敦。它的重印本被收藏于马萨诸塞州历史协会,第三卷,第203至238页。

[27]参见勒帕热·杜普拉兹的《路易斯安那州的历史》;沙勒沃伊《新法兰西历史》;R. 赫克韦尔德的信件,《美国哲学学会报告》,第一卷[《翁坦男爵的旅程》;约翰·史密斯上尉的《弗吉尼亚州通史》;贝弗利的《弗吉尼亚州通史》;约翰·劳森的《卡罗来纳州的历史》;威廉·史密斯的《纽约的历史》](m.);杰斐逊的《弗吉尼亚州纪要》,第135至190页。由于杰斐逊的个人品德高尚、地位非同一般,并且他撰写本书时处于一个积极向上的时代,故而他说的话非常有分量。

[也许在此处添加注解能够体现这幅肖像和洛根的演讲的最显著的特色。]

m. 这些作品,以及某些版本中包含的作品,并未出现在原稿中的这个位置。然而,本书在其他地方引用了它们。

[28]参阅托克维尔在1831年12月31日与休斯敦先生的谈话(笔记本E;YTC,BIIa;《旅程》,OC,V,第一册,第264页)。该片段还提到了夏布多里昂的《美国之旅》中“未标记日期的日记”(《故事性旅程全书》,巴黎:佩兰出版社,1969年,第一册,第710至713页)。

[29]参见《荒野里的十四天》(附录II,特别是第四卷的第1 354页)。

[30]此处原本有关于统治者的评论,其被复制于第140至142页的注解b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