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帝国疑云(第5/9页)

皇后的桂冠对慕容氏来说,仅仅是个虚无缥缈的迷梦罢了。她心如止水,所铸金像光彩照人,上天将慈爱给予了她。为儿子登上帝位处心积虑的刘氏心浮气躁没有那么好的运气,铸像失败了。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万众欢呼中,慕容氏成为北魏皇朝第一任正式皇后。上天的垂青挽救不了她凄凉的命运,慕容氏得到后位,得不到爱情,在拓跋珪日益狂暴的咆哮中很快死去。

拓跋仪实施篡位第二步棋,与穆崇设谋,策划发动宫廷政变,埋伏武士伏击拓跋珪。穆崇是立穆陵部的部落首领,拓跋珪的救命恩人,先后揭发刘显和于桓兄弟的阴谋,忠于旧主,大义凛然,连他都要造拓跋珪的反,可见当时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穆崇忠于拓跋珪,但为了拓跋贵族及游牧民族整体利益的大义,义不容辞地站到了拓跋珪的对立面。

刺杀行动进入倒计时,埋伏的武士各就各位。拓跋珪突然召见穆崇的儿子穆遂留,穆遂留正手握钢刀和死士们藏在一处,闻诏大惊失色,以为刺杀行动暴露,跳墙而出,一五一十向拓跋珪坦白。

拓跋珪压根不知道刺杀计划,召见他另有委派,听他亲口诉说惊天阴谋,大吃一惊。拓跋珪是大风大浪里出来的,丝毫没动声色。穆崇于他有恩,拓跋仪是他的兄弟。两人军权在握,党羽众多,立即查办,势必一场腥风血雨,刚刚打压下汉族豪强的嚣张气焰,再去收拾鲜卑贵族,他这个皇帝能不能坐得稳?拓跋珪心中忧虑不已,可是对这次未遂政变却只字不提。

鲜卑贵族不择手段的反抗,激起拓跋珪血腥斗志。他自小经历无数狡诈、虚伪、肮脏的政治斗争,无数的刀林箭雨,不会束手待毙,他要反击!

朝廷中上演一出戏,博士公孙表呈上《韩非子》一书。

《韩非子》与西方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一样,教育君主以法术驾驭臣民。

拓跋珪亲手接过《韩非子》,向群臣宣示,要效仿秦始皇“以法治国”。从此,拓跋珪放弃儒家与玄学,专以刑杀,成为凶残、狠毒的皇帝。

大将李栗成为他刀下的第一个牺牲品。李栗祖父三代效力拓跋鲜卑,有才干,兼有将略,护卫拓跋珪于颠沛流离之中,是北魏开国元从二十一人之一。代国初建,拓跋珪多用亲戚本部人员,唯独李栗非拓跋亲贵而委以重任。南下中原,李栗率五万骑兵为先锋,所到之处,敌军望风而降,一直打到信都。

这样一位战功卓著的亲信将领,仅仅因为一声咳嗽,就被拓跋珪下令处死。

拓跋鲜卑不同汉人礼仪之邦,他们是蛮族,朝会之上,随意咳嗽、吐痰那是常事。“坐坐齐,手放好”,对鲜卑贵族来说,从来没那个规矩。哪里是李栗的过失,分明是杀鸡儆猴。诛杀李栗,满朝震动。谦卑礼仪自李栗开始,北魏朝堂再也没人敢清嗓子或者做其他什么小动作。

肆 柴壁之战

正当拓跋珪大力加强君权的时候,西线战事爆发。这就是拓跋珪冷处理拓跋仪谋反事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北魏边境仍不稳固,需要鲜卑贵族们继续打仗。

后秦帝国为什么突然进攻魏国呢?后秦皇帝姚兴打败氐族前秦皇帝苻登,夺取关中之后,趁着后燕与北魏开仗以及东晋内部的纷争,出兵抢占东晋的许昌、洛阳地区,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起先,为与西邻强国后秦交好,拓跋珪曾经派遣北部大人贺狄干向后秦进献一千匹马,为自己求亲。未曾料到,以拓跋仪为首的鲜卑贵族逼自己立慕容氏为后。姚兴听说拓跋珪已经册立慕容氏为皇后,大怒,心想你这不是耍我吗?难道我堂堂大秦公主给你做妾不成,下令把贺狄干扣留,拒绝通婚请求,两国交恶。

北魏的将领们以朔方为基地,开始不断攻掠今陕北、宁夏等地上的后秦国的附属部落。

魏军兵锋扫荡整个宁夏地区,长安大震,关中诸城大白天紧闭城门。拓跋珪意识到姚兴不可能善罢甘休,命令邻秦的并州诸郡在平阳乾壁(今山西临汾南汾河东岸)积聚粮食,防备秦国进犯。

果不其然,姚兴大阅兵马,以姚平、狄伯支等将领率步骑四万为先锋伐魏,自领大军后继,御驾亲征。后秦灭掉前秦,此时国势正盛。东征魏国同时,六万后秦军队在姚硕德率领下西伐凉州。

两线作战,鲜有不败的,姚兴开局不算美妙。秦军东征前锋军团经过两个月激战,攻克乾壁。与此同时,北魏大军出动,柴壁之战正式打响。

北魏军队俘获后秦派出的侦察骑兵,姚平探不到虚实,引军退守柴壁。拓跋珪立刻率领大军包围柴壁。姚兴率四万七千秦军前往救援,准备攻占柴壁对岸的天渡,运送粮食接济姚平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