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蒙古之魔(第2/5页)

成吉思汗在这个时候选定在汪古部的据点建设新国都,不管是从时间还是从地点来说,都是非常绝妙而且具有先见之明的。

位于蒙古最南面的汪古部与金国境相邻,容易接受金和宋的文化。而且这里还是和西夏以及西方各国联系的交通要冲,适合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同时,大军驻扎于此,随时可以对金发起进攻,这对金也是一种军事威胁。

成吉思汗一边致力于新国都的建设,一边进行军事训练。这给金造成了巨大压力。

对于蒙古的示威,长城以内的金战战兢兢。

成吉思汗原本认为金国不可小觑,要想完全把金国消灭还需要很长时间,但是现在成吉思汗认为,不必亲自出马,只要将伐金的重任交给者别、木华黎和术赤等人便可。

一旦发现金和宋都是老朽的狮子,成吉思汗这匹饥饿的狼,逐渐将目光转向了西方。

西夏、畏兀儿和西辽各国之西还有着广袤的未知土地。越过崇山峻岭、横穿茫茫沙漠而来的骆驼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他们带来的一切令人惊异,让人感到神秘。

成吉思汗想起了年轻时和札木合立誓结为安答时的情景。当时,他们躺在同一条被子里,遥望着头顶的群星,梦想飞向遥远的异国他乡。

和他拥有同一志向的札木合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成吉思汗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

“总有一天要将剑指向西方。”成吉思汗雄心勃勃。

一二一二年初,成吉思汗接到一个等待已久的报告。原本出身契丹而且早就倾心于成吉思汗的耶律留哥在金国的隆州与韩州发起了叛乱。

耶律留哥还没有正式和成吉思汗结为同盟,但是他却通过蒙古的军师耶律阿海和成吉思汗达成了一个秘密约定,那就是他举兵之时,成吉思汗起兵与之相呼应。

单凭留哥自己的力量无法和金对抗,他之所以敢于举兵,也是因为背靠成吉思汗这棵大树。

“天赐良机。”成吉思汗非常高兴。现在的蒙古,兵强马壮、国力充实。

耶律留哥在举兵之前,通过阿海向成吉思汗提出归顺蒙古之意,但是成吉思汗却婉言拒绝:“阁下承担着复兴大辽的重任,你不属于我蒙古。独立举兵,复兴辽国,我成吉思汗必然会不遗余力地支援阁下。”他让人将这些话转达给耶律留哥。

成吉思汗觉得,与其将留哥收到麾下,不如让他独自作战,更能吸纳契丹人。契丹人在蒙古旗下作战和为复兴故国作战,士气当然大不一样。

成吉思汗想得一点都没有错。原本便不是真心归附金的契丹人,争先恐后地聚集到耶律留哥麾下。

为了和耶律留哥结为正式的同盟,成吉思汗派了一名叫阿鲁赤纳颜的谋士,在奉天府北的金山山顶会见了留哥。双方杀白马黑牛供奉神灵,结成了共同攻打金国的同盟。

两人折断了两支箭,留哥面北发誓忠诚于成吉思汗,阿鲁赤向南发誓援助留哥。

这样,成吉思汗便有了再次向金发起进攻的理由。

蒙古第一次向金发起进攻口号是复仇。但是无论怎么看,那次战争都师出无名。现在,以协助被金所灭的辽国复兴为名的话,便名正言顺了。成吉思汗利用耶律留哥,把助之复兴辽国当成借口。

要是没有正当的借口,不论蒙古的士兵多么勇猛,士气也不充分。成吉思汗这次希望以大义名分来超越对方的文化。

卫绍王永济听到留哥举兵叛乱的消息,大惊失色,迅即动员了六十万(实为六万)大军,重新起用了先前因败战而被罢免官职的完颜胡沙。永济还许下诺言,若有人能够取到留哥的首级,则不论身份地位,均委以重任。

以留哥一己之力,自然难以抗金,他于是向成吉思汗求援。

蒙古军在第一次远征之后,经过了一年的休养生息,再次出动。与金军不同,成吉思汗派出了三万兵力,对外却宣称三千。他下令驻扎在居庸关的者别率军攻打当时的东京(辽阳)。金夸大自方的兵力,成吉思汗却反其道而行。

永济听说成吉思汗的援军只有三千,不由松了口气。“他三千援军对我六万大军,成吉思汗实乃蠢物。蒙古士兵再勇猛,一个也敌不过二十个。打败他们将不费吹灰之力。这次好好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让他们再也不敢翻越长城。”

永济觉得自己已经不战而胜,心里飘飘然起来。

金军主要是以步兵为主,蒙古军则主要是骑兵。马蹄扬起的沙尘和飞扬的旌旗,让他们显得来势汹汹。

金军看到蒙古军士气冲天,而且人数如此众多,不由吓得魂飞魄散,开战之前便没有了作战的勇气。

正如成吉思汗所料,金军很快被蒙古军歼灭。唯有受命进攻辽阳的者别却遭到了顽强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