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瓜熟蒂落(第6/6页)

为与潘文华交好,除由孔祥熙出面与之换帖结为兄弟外,张群也注重加强与潘文华的私交。有一次私下交谈,张群从怀中取出一个烟盒,外表十分精美,潘文华大加称赞,张群立即举以相赠。

三大政客之中,唯一没有出川抗战的只有刘文辉。刘文辉精明得很,他自己不出来,也不允许别人出来。他的侄子刘元塘闹着要出川抗战,蒋介石已给以军长名义,刘文辉以防备藏军为由拦着不放,仅让刘元塘带走了一个团。

知道刘文辉在意的就是他那一亩三分地,张群便尽量不去触碰刘文辉,能闭一只眼就闭一只眼,而且很给刘文辉面子。

某天,刘文辉告诉张群,说他的部将陈光藻想进来谒见,请张群预约一个见面时间。张群马上说,不用预约,今天就好。随即邀请陈光藻共进午餐。

久而久之,邓锡侯、潘文华、刘文辉都把张群视为自己在蒋介石跟前的保护伞,为免遭到蒋介石的整治,不仅不同张群捣乱,还为征兵征粮出力不少。

张群兼顾各方,对四川遗老们也不敢怠慢。某日,张群送客人去机场,客人去后,他才闻知张澜将来成都。

当时客机很少,重庆至成都只有一架客机往返,来回需耗时两小时,张群日理万机,但为了不失礼于张澜,仍执意站立等候,一直等到张澜下机,两人握手言欢。

张澜感慨系之,说:“四川的事,要张群来才有办法。”

张澜的话并非过誉,仅就个人操守而言,张群就有人所不及之处。他为官清廉,入主川政之前,在成都没有私宅,到任之后,借住的还是郭勋祺的房子,直到省府出资购置一院作为其官邸。卸任了,张群又把官邸交还省府。

像张群这样级别的官员,除薪俸外,都有“特别办公费”,机关越大,经费越多,编制外人员的薪金和某些特殊支出皆从这里开支。张群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抠门”,“

特别办公费”每月都有节余,身边人员能得到的额外油水很少,他的秘书和副官拿到的都是最低生活费,以致市场物价飞涨时,常有生活无法维持之感。

在政务上,张群很是勤恳。他告诫下属说:“现在是抗战时期,国难当头,大家要以国事为重,力求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张群一方面注意倾听和吸收下属的意见,能够做到从谏如流,但遇到看不惯的,也常常压制不住火气。

有一次开行政会议,某征收局长叼着长烟杆吸烟,正好被张群看见。他在主席台上厉声发问:“那是谁在会场上抽烟?”

征收局长还不知道说的是自己,尚东张西望,张群见状更为愤怒,立即用手指着说:“就是你!”

一面呵斥,一面让此君站起来,全场为之肃然。

张群认为行政会并非务虚会,必须议事决断,因此他无法容忍与会者的漫不经心。某县长出席会议时,在座位上微闭双目,张群直接给出评语:“朽木不可雕也!”

另有一次,也是在行政会议上,一县长忽然离席朝张群耳语,张群听完连连摇头,此人只得退归原位。

张群在会议结束时道出了缘由,原来这位县长是想向他请假,以便参加同乡会的宴席。

张群拍案而起,指名道姓地加以怒斥:“这真是太荒唐了!你来开行政会议,精神就该集中于此,今天反舍此而顾他,本末倒置,像你这样糊

涂,这样不识大体,还配做一县之长吗?”

张群在与邓汉祥闲聊时,也承认自己易动肝火,这是他的短处。张群的补救之法是,在怒气未平之前,对任何问题都绝不轻作处理,所以他因感情用事而造成的失误较少。

张群入主川政后,四川政务趋于正轨,人心渐安,为抗战提供了稳固而有力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