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防空保卫战的胜利(第2/2页)

[32]

上海防空保卫战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使中国大陆拥有了防空作战能力,并在装备与技术方面都压倒了国民党军队。与此同时,四野部队大举登陆海南岛。而美国政府当时出于全球利益的考虑,没有给予台湾当局有力的支持。蒋介石眼看大势已去,1950年5月被迫下达从海南岛和舟山撤军的命令,全面收缩以保卫台湾。国民党军队撤退后,东南沿海地区只有大陈、金门、马祖等少量岛屿为国民党军所控制,无力再封锁和袭扰大陆。中苏军事同盟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大大增强了中共中央解放台湾的信心。1950年9月,巴基斯基部队逐步撤离上海回国,但在回国之前,苏军把全部飞机和装备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并对解放军飞行员、机械师和地勤人员进行了初级的培训,使他们具备了作战能力。虽然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解放台湾的计划未能实施,但随着中苏同盟的日益巩固,新中国的军事力量逐渐强于台湾,海峡两岸的军事实力对比发生了转化。

[1] 胡琏:《泛述古宁头之战》,第47页,台湾《传记文学》第31卷第5期。

[2] 蒋经国:《蒋经国自述》,第301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 陈锦昌:《蒋中正迁台记》,第165页,台北向阳文化出版2005年版。

[4] 狄纵横:《国共海峡战争的实力检讨》,第21页,香港《明报月刊》第12卷2期,1977年2月出版。

[5] 刘广凯:《刘广凯将军报国忆往》,第61页,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版。

[6]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11卷2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 《上海工人阶级半年奋斗,反封锁斗争取得重大成果》,《解放日报》1950年1月22日。

[8] 上海市档案馆存件。

[9] 王树春:《上海船舶工业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投诚·海军》,第728页,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

[11] 王树春:《上海航空工业志》,第1章:轻小型飞机的修理改装,第3节:飞机修理、改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2] 南京军区《当代中国》编辑室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军事工作大事记》,第40页,1987年印刷。

[13] 《上海民防志》,第2编:防空指挥,第160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4]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8卷第21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 上海档案馆藏B1-2-390号。

[16] 《上海电力公司1950年2月国民党飞机轰炸杨树浦发电厂之报告书》附件。

[17] 《解放日报》1950年2月9日。

[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防空军·回忆史料、大事记》,第543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

[19] 马衡:《马衡日记》,第118页,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版。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防空军·回忆史料、大事记》,第57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

[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防空军·回忆史料、大事记》,第542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

[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防空军·回忆史料、大事记》,第49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

[23] 金冲及:《陈云传》上册,第67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4] 毛泽东:《毛译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7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第7卷人物志,第54页,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26]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防空军·回忆史料、大事记》,第545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

[27]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防空军·回忆史料、大事记》,第58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

[28] 斯皮里多诺夫:《苏军保卫上海的天空》,彭华编译,《看历史》2008年第6期。

[29] 丁一平:《空军大辞典》,第44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

[30] 《上海军事志》,第8编战事第3章现代战事,第487页,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1] 郭化若:《警备大上海》,引自李晓黎主编《从渤海到大上海——渤海纵队、33军征战纪实》,第21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2] 劳声寰:《古宁头战役前后的军事生涯回顾》,摘自析世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