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北宋老命的“海上之盟”(第3/4页)

当晚,郭药师和另外两员宋将高世宣、杨世可率兵,趁夜渡过卢沟,到天刚蒙蒙亮时,一举攀进迎春门,杀入燕京!

神兵天降,燕京居然就这样被轻易攻破!

但辽军也不是吃素的,神兵天降也没吓住他们,城中守军急忙穿好裤子奋起反击。两军就在胡同里展开了激烈巷战。

宋军见奇袭得手,军心振奋。郭药师派人传谕萧后:投降可受优待!但这萧后可不是个怕死的,她故意迟迟不答复,一面则派流星快马飞报正在良乡一线的大将萧幹。

萧幹急速从前线抽出精兵三千,回援燕京,两军在城里杀得昏天黑地。宋军势弱,又是客场作战,渐渐不支。而此刻理应及时赶到的刘光世援兵,居然违约不至。

可怜入城的宋军终于顶不住,被围在核心。大将高世宣当场战死,郭药师、杨世可弃马缒城而逃,狼狈之极!

刘延庆见没得手,就命全军驻扎在卢沟河南,仗着人多,与辽军僵持。

萧幹见宋军当了缩头乌龟,便也不硬冲,只是分兵袭扰,断了宋军的粮道。辽军还抓住了宋护粮将王渊和两名小卒,将三人蒙住双眼,拘押在帐中。

到半夜,萧幹故意派人在帐外小声嘀咕:“我军三倍于宋军,当以精兵冲击宋营,另分左右翼为策应,举火为号,必全歼宋军……”他料定帐内俘虏已经听到,便又故意放王渊逃走。

兵者,诡道也,有时甚至是儿童游戏也。但是,往往就管用。这三个被俘宋军逃回大营,把听来的“绝密情报”报告给主帅,那刘延庆居然就像《三国》里的蒋干一样蠢,信以为真,慌得不行。次日天明,他见北岸果然火起,以为“三倍于己”的辽军就要掩杀过来,急令全军烧毁营寨,抓紧逃命。

其实这时在良乡前线的辽军实际数目,正好是反过来,仅有宋军的三分之一。

大宋乃至此前中原政权的百年光复梦想,只差半步就能实现。宋军这时只要一鼓作气,用人海战术就能把这区区辽军冲垮。但是,但是宋军将士的敌人,除了剽悍的辽军之外,最要命的还有他们自己内心的恐惧。总帅撤退令一下,士卒们心胆俱裂,惟恐晚走一步成了卢沟河边骨。奔逃之中,哪管什么建制、顺序,就来个十万人全体马拉松吧,辎重粮草全不要了。士卒们喧哗奔逃、自相践踏,落水跌崖的不计其数。百里逃亡路上尸横遍地,这堂堂大宋的光复军,如泥足巨人般,颓然倒下。

辽军将这帮马拉松队伍撵到白沟,宋军总算集结起来,两军正式开打。但是,一支怕死皇帝治下的怕死军,哪里还有斗志?刚一接仗,宋军又大溃,一溜烟地跑回了雄州——从哪儿来的,又回到哪儿去了。

可叹经此一役,宋朝五十年来所积累下的战备粮草和军械,损失殆尽!

辽军本来对南边的这个百年大帝国,都感到有三分惧意,这一场马拉松跑下来,什么大宋,什么“巡边”,什么北伐,辽军上下此后一提起宋军,就要把大牙笑掉!

这真是弱国之悲啊,将士胆怯如此,活该就是个屈辱王朝。

徽宗见凭自己的力量拿不下燕京,不思图强,却又打开了小商人的算盘。因那时交通不便,宋北伐军万人马拉松溃逃的事,金人尚不知道,宋廷就急忙派使者前往金交涉,企图抓紧时间与金达成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协议,然后再催促大金赶快出兵相助,以再次谋攻燕京。

金太祖阿骨打虽然不是艺术家,但却是个高级的政治艺术家,在消息闭塞的情况下,仍算定了大宋根本没办法独立拿下燕京,所以始终不答应将来全部归还十六州,坚持只给大宋六个州。一场谈判没有什么结果。

而在大辽的另一侧战线,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次年底,金太祖阿骨打亲征燕京,以七千劲卒为前锋,大军分左右两翼直扑居庸关。

世上的事,往往就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金大军一到,辽军竟然吓得屁滚尿流,统帅望风而降,金大军兵不血刃,就进了燕京城的南门。辽枢密院的诸执政大臣,也都乖乖地奉表请降,唯有萧后带领少数官员逃走。

盖世英豪阿骨打跨马进了燕京城,一了解才知道,原来宋军此前就打过燕京,惨败而归。他不禁哈哈大笑,自此与宋谈判的态度更是强硬,谈不扰燕京就是不给你——好你个礼仪之邦,跟你的老奶奶讲道理去吧!

金占领燕京后第二年,派出使者李靖到宋廷,提出了苛刻的交换条件,即:不仅归还燕京及六州的条件不能变,而且还要将燕京一带每年的赋税交给金。双方使者往返多次,最后阿骨打开出条件:宋将原先给辽的“岁币”转交给金,每年再多交一百万贯钱,作为“燕京代税钱”,否则不仅不归还燕京,还要兵戎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