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喋血玄武门(第14/16页)
“我们怎么办?”冯翊问冯立。
冯翊像是对冯立说,又像是对面前的亲信说:“敬君弘死在我的手里,也算是我报了太子殿下的恩了!”
冯翊说完,也像薛万彻一样跪在了地上,冯立和其他几个亲信也跟着跪了下去,在向着城楼上尉迟恭提着的头颅连磕几个头后,冯翊起身对其他人说:“都散了吧!逃命吧!”
不顾身边人是什么反应,他也翻身上马,疾驰而去,冯立和其他亲信跟随。
齐王府的将领谢叔方见东宫的人跑得差不多了,也叹了口气,骑马而去。
树倒猢狲散!
刚刚玄武门外还挤得满满的人马,一会儿工夫便跑得没影了,只剩一具具尸体和满地的鲜血。
张公谨和常何等人看到了整个过程,有些目瞪口呆,也有些感慨。
“哈哈,哈哈……”尉迟恭狂笑两声说,“公谨兄!看到了吧!还说我这么做不好!这避免多少伤亡啊!”
“尉迟将军,陛下那里……”
张公谨这么一说,尉迟恭才惊叫一声:“奶奶的!大事差点儿忘了!”
“可你手里的……”张公谨不知该称呼那血淋淋的头颅什么。
尉迟恭还没说什么,只听常何说:“尉迟将军,请将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的头颅交给末将好吗?”
“你要这个?”尉迟恭忙不迭地递给常何,“给你给你!这东西拿着怪瘆人!我要去三泓池了!”
“尉迟将军小心!”张公谨说。
“等我的好消息吧!”尉迟恭说完,转身就走。
张公谨看着红着眼圈,一脸伤心和难过的常何说:“知道你对太子殿下的感情,只是……你也别怪尉黑子,战争就是这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今天如果不是他们两个人死,就是秦王殿下死!”
常何抬眼感激地看了张公谨一眼说:“未将明白!”
“还是先把这两只头颅放到一边吧!战争还没结束,如果尉黑子那里不顺利,陛下不交出兵权的话,可能会有更大的战争等着我们!”
常何点点头,对着太子李建成的头颅,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说:“太子殿下!小人有罪,太子殿下对小人有恩,小人却恩将仇报。只是……小人也为难,只能忠于一个呀!”
太子再也听不到常何的忏悔了。
玄武门重新恢复了它的安静和威严,只是,这安静、这威严带着血腥……
(11)
玄武门通往武德殿,甚至三泓池的路上,都有侯君集的人把守,因而,太子、齐王血溅玄武门的时候,三泓池那里却是一片祥和。唐高祖李渊根本不知他最爱的三个儿子已经火拼得只剩下一个了。
三泓池里,李渊和心腹重臣裴寂、陈叔达、萧瑀,以及三位妃子:万贵妃、张婕妤、尹德妃等在惬意地泛着舟。那天的天很蓝,远远看着,海天一色。
“怎么还不见他们过来呢?”一段时间的悠闲泛舟后,李渊突然心烦意乱起来。
“陛下,或许是秦王不愿意对质呢!”裴寂说的时候,语气还略带讥讽。他今天就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来的。
“按裴大人的说法,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也不愿意对质了?”陈叔达不咸不淡地说。
“是呀!是呀!是三位殿下都没来,不是秦王殿下一个人没来!”萧瑀帮腔道。
裴寂被呛得半天没说出话来。
“或许三位殿下不知要来这里,正在武德殿等着呢。”陈叔达知道皇上最信任裴寂,怕惹怒他,赶紧打圆场。
显然,这个观点更能让李渊接受。
“既然如此,那就上岸吧!”他说,“去武德殿!”
李渊有些丧气。看来,他设想的其乐融融又要泡汤了。
船缓缓向岸边驶去,靠岸后,几位宫女刚刚搀扶着李渊走出舱,不待上岸,却见一众带着兵器的人来到了岸边,正注视着他们的船。准确地说,是注视着船上的李渊。
船上的人全都吓傻了,有两位宫女还发出了轻微的惊叫声,随即一脸惊恐,捂住了嘴。
船上的人看到,带头的是个满身鲜血的人。此人身穿盔甲,手执大刀,腰挎利剑,身背弓箭,完全一副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模样。他的身后是一些和他一样,面带肃杀表情的全副武装的士兵。
李渊一阵晕眩,心一痛,身体在微微颤抖。他眯着眼,盯着岸上那些奇怪的人。他希望那只是他的一个幻觉,只是在阳光照耀下因晕眩而产生的幻觉。
“啊!”裴寂等人也出来了,不知谁又喊了一声。
这惊叫声,李渊听得清清楚楚,提醒他,那不是幻觉。而也是这声惊叫,让刚刚吓傻了的船上的人全都清醒过来,他们不约而同地围在了李渊身边,将他围在中间。
李渊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但他不知道,那满身鲜血的人是哪一边的人?是东宫的还是秦王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