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喋血玄武门(第13/16页)
第八十三节 尉迟恭提刀现三泓池
(10)
敬君弘和吕世衡的死让玄武门禁卫军损失惨重。就在东宫和齐王的援军越战越勇,即将涌进玄武门时,张公谨和常何急忙下令,从城楼上往下扔火把、放羽箭。
于是,火把夹杂着箭羽纷纷从天而降,让那潮水般向宫内涌的薛万彻、冯家兄弟及谢叔方等人不得不重新退回玄武门外。
只是,门内门外的兵力悬殊,让那厚重的大门始终都没有机会关上。双方势均力敌,陷入了僵持中。
这种僵持,对秦王这边是非常不利的,他们怕皇上会派兵。当然,对太子和齐王那边同样不利,因为太子和齐王生死未卜。多耽误一分,太子和齐王的生命就多了一份威胁(那时候,他们并不知太子和齐王已死)。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冯立皱着眉头说,“这样下去,等我们冲进去,太子殿下可就……”
冯立不敢再说下去,薛万彻和冯翊全都明白他的意思。突然,薛万彻说:“既然玄武门久攻无法入内,不如我们去攻打秦王府吧!”
薛万彻的这一建议,顿时取得了大家的赞同。冯家两兄弟甚至在想,怎么不早点儿想到这一点呢?早这么做了,说不定会吸引秦王的一部分兵力。
太子和齐王的援军高声叫喊着要去攻打秦王府,这让玄武门城楼上的将士们惶恐不安。
他们不能不惶恐,秦王府的精锐已倾巢而出,里面不是妇女儿童,就是老弱病残,或者像房玄龄、杜如晦那样的文官,可以说手无缚鸡之力,根本没有防御能力。
就在张公谨着急得团团转之时,突然听到周边刚刚还嘈杂的声音顿时消失了。张公谨抬眼一看,发现周围连同常何在内的所有人全都一脸惊恐,看着同一个方向。特别是常何,脸色煞白。
张公谨正要朝他们看去的方向看去,只听一个洪亮而略显兴奋的声音响起:“公谨兄!我尉迟来也!”
张公谨一看,尉迟恭双手各提一个还在滴血的人头,一脸兴奋地走了过来。
“这是……”张公谨一脸惊恐,看着那血肉模糊的头颅,“尉迟将军,这是……”
张公谨的嘴唇开始发颤,说不出完整话来。
“你是说他们吗?”尉迟恭抖抖手里的头颅,“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
尉迟恭那满不在乎的表情以及兴奋过度的声音,让常何的头轰的一声,站立不稳,连退两步。
对太子李建成,常何还是有些感情的。李建成也曾有恩于他,之所以最后选择帮助秦王李世民,是李世民不仅有恩于他,且让他崇拜。而且当时他们和他说的时候,只说擒拿太子和齐王,并没说要杀了他们。可现在,不仅杀了他们,还砍下了他们的头颅?
常何一时之间无法接受。
“尉迟将军……这……怕不好吧!”张公谨看看那头颅,皱眉道。他想,怎么着他们也是皇子,是秦王一母同胞的兄弟,怎么能这么做呢?
尉迟恭嘿嘿一笑说:“不这么做,还怎么退他们?”
尉迟恭说的时候,用下巴呶了呶玄武门外的太子和齐王的援军。听尉迟恭这么一说,张公谨不禁对尉迟恭刮目相看起来。心想,这个莽汉,竟然还有这心眼。虽然这种做法很残忍,却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尉迟恭提着两只血淋淋的人头冲楼门下的太子和齐王援军说:“薛万彻!冯翊,你们快看,这是谁的头颅?”
正要转头去攻打秦王府的薛万彻、冯家兄弟,以及谢叔方及他们的兵马全都停了下来,转头看向门楼。虽然那两只头颅已经血肉模糊,可他们还是认出了,那是他们主人的头颅。
“太子殿下!”
“齐王殿下!”
玄武门外,哀号声顿起……尉迟恭哈哈大笑,张公谨面无表情,常何则红着眼圈,低下了头……
玄武门外的太子、齐王援军瞬间就绝望了,很多人开始仓皇而逃。他们的主人都死了,他们还打什么劲?保命要紧。
薛万彻和冯家两兄弟任身边的士兵四散而去,只是怔怔地站在那里。
“你们听着!你们的主人,李建成和李元吉谋反,我奉秦王之命砍下了他们二人的脑袋。你们速速放下武器回家,可免一死;如果还要在这里打打杀杀,你们的主人就是你们的下场!”
玄武门外,甚至门楼上的人全都鸦雀无声。那无声里,有被太子和齐王之死吓蒙的,也有被尉迟恭的话吓得噤声的。总之,现场没有一丝声响。
“没有听到吗?”尉迟恭又是一声,现场这才有了声音,更多人放下武器,慢慢离开……
“怎么办?”有人问薛万彻。
“走!”薛万彻好久才说。说完,他又看了看门楼,看了看尉迟恭手里提着的太子头颅,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在连磕几个头后,他起身,翻身上马,绝尘而去,十多名亲信随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