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杀机重重(第16/20页)

第七十二节 巧遇常何

(13)

太子集团和秦王集团从暗战变成了明战,从明战变成了你死我活的生死之战。从那场有可能置他于死地的酒宴上活过来的李世民,本不柔弱的心变得更加坚硬了。他知道,酒宴下毒只是开始,不是结束,以后这样的事还会继续,甚至会变本加厉。

李世民是有这个思想准备的,只是没想到,他的父皇竟然也成了他大哥和四弟的帮凶,将他的双翼折去。

李世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望,而就在他悲愤不已地回到家里时,又从长孙氏那里得知(长孙氏又是从万贵妃那里听说的),他的父皇之所以不再提他去洛阳的事,皆是因为太子和齐王的阻挠。他心灰意冷了。

他没想到,利用太子和齐王向自己下毒而使出的苦肉计竟然只赢得了父皇短暂的同情,最终还是要牺牲他。甚至为了加速牺牲他的速度,先是把程咬金、段志玄调离,接着又把房玄龄、杜如晦赶出秦王府。

武将都被你们调走了,连文官也不给我留一个吗?你们就这么狠心?一定要置我于死地吗?还有父皇,身为一国之君,说话不算话,出尔反尔,蒙骗我,哪里称得上是明君?

那天的李世民,回到府里后独自喝着酒,沉思很久。

一夜之后,他似乎全都想明白了,他不能再对他的父皇有任何指望了,他的父皇是执意要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成全太子的。他的心虽凉,但心也在变硬。为了不被打败,他就必须反抗,甚至加倍反抗,用打倒对方的方式来自救。

可如何反抗?如何自救呢?

第二日,醉意未消的李世民怀着满腹心事从秦王府出来,在细雨中前行。他也不知要去哪儿,只是想在雨中清醒清醒,寻找到一条既能解困又能击败对方的路。

在和一个人擦肩而过时,那人突然跪在了他的面前:“小人常何,拜见秦王殿下!”

这突然出现的人将仍陷入沉思中的李世民吓了一跳,他飞快拔出身上佩剑,将其架在那个人的脖子上。

“小人常何!惊扰到秦王殿下,望恕罪!”那人急忙又说。

李世民待看清那人不是刺客后,这才轻吁一口气。他也有些像惊弓之鸟了。

“你是何人?”李世民问,“为何跪在本王面前?”

李世民刚刚是在想心事,有些恍惚,并未听到那人说了些什么。跪着的人又重复了一遍:“回秦王殿下,小人常何!”

“所为何事?站起来说吧!”李世民说。

那人站了起来,李世民这才发现,此人身穿裲裆垲,兜鍪护头,兜鍪两侧还有向上翻卷的护耳,颈上还有护颈顿项,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看穿着,像是宫里的将领。

“小人是左羽林军兵曹常何!”常何见李世民打量他,忙介绍说。

“哦!有什么事吗?”李世民有些心不在焉,最近的事情太多了,让他没有心情去和一个羽林军兵曹说什么闲话。

“殿下帮助过小人,想必不记得小人了!”常何说的时候,眼神里有小小的失望。他以为只要自己说出名字,李世民一定会记得他的。

李世民心想,你一个小小的兵曹,我为何要认识你?他有些不耐烦,正要转身离去,刚刚扭过的头突然又转了回来,问:“你……刚才说你是什么?左羽林军兵曹?”

“回秦王殿下,是左羽林军兵曹!”常何说。

“掌管玄武门守卫之事?”李世民又问,声音有些急切。

“回秦王殿下!是掌管玄武门守卫之事!”常何又说。

李世民略略沉思片刻,本来阴沉的脸上慢慢浮现出笑容,他看着常何,温和道:“你刚刚说你叫常何?还问本王认不认识你。莫非,本王以前见过你?”

“回秦王殿下,小人……”

常何还没说完,李世民便说:“不用小人小人地称呼自己,对了,你说你叫常何……这名字,听着有几分熟悉,让本王想想……”

李世民皱着眉头,做回忆状,同时还不忘用余光瞟常何,他需要常何的提醒。

“洛阳……在洛阳,当时秦王殿下和秦王妃……”

常何刚刚说到这里,李世民“哦”了一声说:“你就是那个想当兵的……小常何?”

“对!没错!秦王殿下真是好记性!”常何激动得热泪盈眶。

李世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个穿着破烂、身材瘦弱的小男孩形象。

那时候,刚刚收复洛阳的李世民随同秦王妃长孙氏一起为洛阳的百姓送粮食,送到常何家时,发现这家有个叫常何的十多岁的孩子和一个生着病且已经奄奄一息的爷爷。长孙氏很同情他们,不仅给了他们粮食,还给了小常何一些银两,让他给爷爷请大夫。

小常何和爷爷激动得流泪不止,在他们离开时,小常何跪在地上,说要应征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