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李渊摄政(第2/7页)

李秀英的脸红了,刚刚的英武,又变得娇媚起来,李世民哈哈大笑,和长孙无忌等人小跑着上了山寨。

进了山寨,李神通和何潘人早预备好酒肉等着他们了。李世民和李神通、何潘人又是一通好聊,随后就吃喝起来。酒足饭饱之后,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不过,满天星斗,像晒了满天的珍珠,一闪一闪的。皎洁的月光将大地映得如同白天,李世民打着酒嗝,正要进房休息,却被姐姐李秀英一把拉住了。

“走!和姐姐出去聊聊!”

“聊?聊什么?姐姐还是和姐夫聊吧,久……”李世民想说久别胜新婚的,可四处找柴绍,并不见柴绍的影子,“姐夫呢?姐夫去哪儿了?”

“我让他先睡了,不管他!咱姐弟俩先聊聊!”李秀英不由分说,拉着李世民就走。

“那……在这里聊不行吗?”李世民有些奇怪,什么话非要去外面说,还要避开别人。可看姐姐的样子,似乎有什么重要话和他说,也便跟着去了。

他们来到山寨后面的一个土坡上停下,李世民有些茫然,看着姐姐。

“二郎!刚刚你和我提到母亲,说我和母亲长得最像,说母亲一定不会想到我会领兵打仗,其实……”李秀英深吸一口气,眯眼看着前方说,“其实,我现在的样子才最像母亲!”

李世民对姐姐的话似懂非懂。

“知道吗?在我刚刚懂事时,母亲经常在我面前叹息,说:‘你要是个男儿身就好了,因为你最像我。’”李秀英说完,看着李世民,“我当时真恨自己不是男儿身,辜负了母亲,无法替母亲完成她的夙愿。”

李秀英虽笑着,但眼里却含着泪。

“现在我总算放心了,因为还有你。对了,知道为什么咱们俩感情最好吗?为什么在几个兄弟姐妹中,母亲最宠爱你和我吗?因为我们俩身上母亲的影子更多……只是,我也和母亲一样,很遗憾,是女儿身……”

“可恨我不是男子,不能救舅家之祸!”当年,十三岁的窦氏,曾在北周天下被隋文帝杨坚夺去后,哭着说出了这句话。

这事李世民知道,他的眼睛模糊起来,姐姐李秀英又说了什么,已经听不到了,他的眼前,浮现出了母亲窦氏的身影……

(2)

窦氏出身非常显赫,家世背景丝毫不比李渊差。她是北周周武帝的外甥女,父亲窦毅在北周时为上柱国,北周灭亡后,在隋朝做定州总管、神武公。

窦氏出生时便与众不同,不仅长相秀丽,聪明过人,且有着“垂过颈”的一头乌发,三岁时便秀发齐腰。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窦氏自小就熟读《女诫》《列女》,非常有见识。不仅父母对她宠爱有加,就是周武帝,也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外甥女喜欢得不得了,经常让人带她去宫里玩。值得一提的是,这和李渊的成长经历颇为相识,李渊是被姨妈——当时的独孤皇后召进宫里玩,窦氏则是被舅舅召进宫。不同的是,李渊时常被表弟——隋炀帝杨广欺负,而窦氏却无人敢欺负她。

原本就聪明伶俐,又饱读诗书,再加上在宫廷长大,耳濡目染下,窦氏有着超出凡人的政治敏感和见识,这从一件事上就能看出。窦氏十岁那年,整个中原大地处于分裂状态,不仅南北对峙,就是北方也分裂成了北周和北齐。为了打败对方,北周和北齐各出奇招,拉拢强大的突厥,以增加自己的实力。周武帝为此还娶了突厥可汗的女儿为皇后。然而,对于这段政治婚姻,周武帝并不满意,又觉得反正已经和突厥有了姻亲,目的达到了,对这位突厥皇后就很冷淡。

背井离乡,受尽周武帝冷遇的突厥皇后,整日郁郁寡欢,暗自流泪。大臣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怕周武帝的做法惹怒了突厥,对北周不利,可又不知道该怎么提醒他,难道还要跟他说,陛下,对皇后好点吧!不然她会回娘家告状的吗?

就在大臣们为难之际,十岁的窦氏解决了这个难题,有天对舅舅说:“如今四边未静,突厥尚强,希望舅舅能以天下苍生为念,以大局为重,对皇后多加抚慰,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突厥帮助,联合抗北齐,完成统一大业。”

这种话如果出自身边大臣们的嘴,周武帝虽然会不高兴,但一定不会吃惊,但从一个十岁的女孩嘴里说出来,周武帝的惊讶可想而知。出于对外甥女的宠爱,再加上冷静下来后一想,外甥女说得确实有道理,也便听从了窦氏的建议,不再冷落皇后。当然,突厥也没有和北周翻脸。

这件事不仅让周武帝惭愧,自己连十岁孩子的见识都没有,就连当时在场的几位大臣也愧疚不已,身为朝廷命官,竟然因为怕惹怒皇上,对皇上的不当之事不加提醒,任其犯错,最后还要靠十岁女孩来完成他们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