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奉献给读者的,是美国学者福尔索姆撰写的有关李鸿章与幕府制度的专著。幕府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占有特殊地位,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不是国家正式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而是由地方官员自己出资聘请专门人才襄理政务的一种非官方机构。到了晚清,由于“西学东渐”,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幕府制度发生很大变化,幕府规模扩大,职能增加,幕宾地有所提高。尤其是晚清重臣曾国藩、李鸿章二人的幕府,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了晚清政局的演变。国内外史学界注意到晚清幕府制度的变化,并对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论著,美国学者福尔索姆的这本专著,可以说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上乘之作,它的翻译出版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本书简要回顾了中国幕府制度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详细论述了清朝前期幕府的构成、职能以及清政府对幕府的政策,阐明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使幕府制度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特点,导致了晚清新式幕府制度的诞生。著者认为,1853年初曾国藩编练湘军是幕府制度发展的转折点,曾国藩与湘军的崛起改变了幕府制度的面貌,使之开始带上近代色彩。李鸿章继承了曾国藩的衣钵,将幕府制度发展到顶峰。本书是著者在研究李鸿章时发现幕府制度对李鸿章一生仕途的影响之后转而研究幕府制度的成果,因而该书的重点自然放在对李鸿章与晚清幕府政治的分析上。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特色。由于幕府不是官方机构,而是靠各种社会关系来维系的私人机构,所以为了探讨幕府内部及其与政府的关系,著者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的社会关系以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把这些关系融会贯通于对曾、李其人其幕的分析研究之中,使前有着落,后有所据,前呼后应,联为一体。

本书资料翔实,参考论著多达200余种,不但引用了大量中、英文的档案、信札、著述等,汲取了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而且利用了一些调查材料。作者曾多次函访、走访李氏后人如李鸿章之孙李国超、曾孙李家煌、李家炜等,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材料,比如李鸿章去世后其直系子孙订的分家“契约”,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李鸿章在安徽、江苏两省的不动产清单,这是此前鲜为人知的。

本书出版后,受到了海外史学界的重视。在已故费正清教授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第10卷的书目介绍中,曾两次提到该书(见《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册,第655、65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我相信该书的翻译出版,必将有助于汲取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推动国内学者深入开展对李鸿章和晚清幕府制度的研究工作。

苑书义

2001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