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接替吕不韦做丞相?(第4/6页)

4. 历史学的探洞调查

昌平君何时开始进入秦国政坛,史书失载。请注意我的用语,“失载”。“失载”,失去记载,本来历史上有其事,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之所以失载往往是有原因的,我们将来会一步步谈到。面对失载,有的史家慎重其事,沉默不语,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宁信其无。我持有另外一种看法,面对失载,宁信其有,没有直接的史料,可以利用间接的史料作合理的推测,积极树立可以作为参照物的标杆,留待将来证明真伪。

在考古学上,有一个常用的方法,叫作钻探调查。面对情况不明的古墓,选定多个方位就地打洞取样,由此推断古墓的内藏。借助于这种方法的提示,我们不妨尝试在历史学中建立一种选年联事的方法,以此来对昌平君作历史学的钻探调查。

秦王政九年嫪毐之乱暴发时,昌平君突然驰骋于秦国政坛的中枢。这件事,就昌平君个人的经历来说,无疑只是冰山露出了一角,久远的根基都在水面之下。用实地考古来比况的话,这件事宛若地面上可见的封土,丰富的内藏都在地下。这时候,为了搞清地下的大概情况,考古学家以封土为中心,每隔一定距离打一个洞,从地下取出样品,再由这些样品来窥探地下的真相。

《编年纪》竹简

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共53支简,记载了从秦昭王元年(前306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的秦国历史。其中一则纪事透露了昌平君的消息。

向考古学家学习,我们以秦王政九年为中心,由此往前逆推,选定几个重要的时点,以这几个时点作为探洞,深入考察在这几个时点上,昌平君的情况如何。因为是探洞调查,所以我们的目的集中于窥探在这几个时点上昌平君与当时秦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间,可能会有什么关系,他的人生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动。

我们来试试看:

第一探洞,秦昭王三十五年、楚顷襄王二十七年(前272年)。

这一年,楚太子熊元到秦国做人质,不久娶妻生下昌平君。昌平君的生年,可以这一年为底线,大致定在下一年,即秦昭王三十六年。当时,秦始皇的父亲子异大概是十一岁,生活在咸阳,昌平君与子异之间的年龄差,大约在十岁左右。

第二探洞,秦昭王四十二年、楚顷襄王三十四年(前265年)。

这一年,昌平君七岁,生活在咸阳。子异十七岁,离开咸阳到赵国首都邯郸做质子。前面我们已经谈道,昌平君的母亲是秦昭王的女儿,昌平君是子异的表弟,他们都是秦国的王室宗亲,是同一社交圈子里的人物。他们家庭间的面识交往,在咸阳有七年之久的可能。

第三探洞,秦昭王四十五年、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

前一年,熊元亡归楚国,今年即位。昌平君约十岁,留在了秦国。子异二十岁,在邯郸做人质,结识了吕不韦,开始投靠华阳夫人的计划。

第四探洞,秦昭王五十年、楚考烈王六年(前257年)。

子异与吕不韦由邯郸脱逃,回到咸阳,穿着楚服见了华阳夫人,正式做了王太子继承人。当时,子异二十五岁,昌平君约十五岁。由于子异已经成为华阳夫人的养子,与楚系外戚集团结成政治联盟,他与昌平君之间有了直接往来的可能,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亲上加亲,利害一致。此时的嬴政三岁,与母亲一道留在邯郸。

第五探洞,秦昭王五十六年、楚考烈王十二年(前251年)。

嬴政与母亲一道自邯郸回到咸阳。当时,子异三十一岁,昌平君二十一岁,嬴政九岁。从这一年开始,昌平君与表侄嬴政有了直接交往的可能。

第六探洞,秦庄襄王元年、楚考烈王十四年(前249年)。

子异即位,是为庄襄王。这一年,子异三十三岁,任命吕不韦为相国。同时,华阳夫人被尊为太后,楚系外戚集团再次掌控了秦国政权。二十三岁的昌平君,既是华阳太后的侄子,又是秦王的表弟,他在这个时候进入政坛,可谓水到渠成,可能性最大。

第七探洞,秦王政元年、楚考烈王十七年(前246年)。

嬴政即位改元,年仅十四岁,委政于太后与大臣。此时的太后,一共有三位,生母帝太后赵姬,亲祖母夏太后,养祖母华阳太后。三位太后当中,地位最为尊贵,权势最为强大的,是华阳太后。此时的大臣,吕不韦被尊为仲父,继续出任相国。昌平君二十六岁,是幼王的表叔,先帝的臣下,太后的至亲,跻身委以国政的大臣之列,也是不难想象的事情。

第八探洞,秦王政九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