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弟弟为什么叛变投敌?(第3/9页)

子异是秦昭王五十年初回到秦国的,我们推算他回到咸阳的当年娶妻,第二年生下成蟜,成蟜大概比嬴政小三岁左右,是子异的次子,嬴政的异母弟。韩夫人是夏姬从自己的娘家选定的儿媳,她生下的成蟜,自然得到夏姬的喜爱和关照。

如此一来,内以夏姬、韩夫人和成蟜为中心,外以韩国为支援,在秦国的王室里面,自然形成一种新的韩系外戚政治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赵姬和嬴政不能从赵国归来,成蟜就将取代嬴政成为子异的第一继承人,韩夫人就将取代赵姬成为第一夫人,秦国的政局将会变动,秦始皇的一生,将会有完全不同的命运。

4. 三种外戚势力的博弈

幸运的是,赵姬和嬴政劫后余生。秦昭王五十六年(前251年),嬴政的曾祖父秦昭王死去,祖父安国君即位,是为孝文王,父亲子异正式做了王太子。以新王即位为契机,敌对的秦赵关系和解,作为表示和解的行动,赵国将赵姬和嬴政送回秦国。这个时候,距离子异逃出邯郸整整六年,嬴政已经九岁,而成蟜呢,大概是六岁。

孝文王即位时已经五十多岁,身体衰弱,正式即位三天就死去,子异即位,是为庄襄王。庄襄王即位以后,养母华阳夫人被尊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为夏太后,两宫太后的局面正式形成。在咸阳的秦国宫廷中,以庄襄王嬴异为中心,以两位太后为双翼,形成一种微妙的政治关系网。为了明了起见,我将这种关系网列表如下:

首先看这张表上的华阳太后与夏太后,我用并立来概括她们之间的关系。我所说的并立关系,是有分有合即有合作也有对抗的关系。

华阳太后是子异的养母,政治上的母亲,她出身于楚国,是势力强大的楚系外戚势力的中心人物。夏太后是子异的生母,出身于韩国,是韩系外戚势力的中心人物。

两位太后,在支持庄襄王子异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对待赵姬和韩夫人的态度上,两位太后就有所不同了。华阳太后通过吕不韦的沟通,接受了身在邯郸的子异和他的家庭,赵姬的正夫人地位,嬴政的嫡长子地位,都是她认可的,她自然对赵姬和嬴政有亲近感。夏太后就不同了,她与吕不韦、赵姬本来没有什么关系,嬴政也是九岁以后才回到咸阳来的,关系相对疏远。另一方面,韩夫人是她选定的儿媳,与她关系亲密,成蟜从小就在她的身边,更得她的喜爱和呵护,自然也是人之常情。

对于赵姬、嬴政与韩夫人、成蟜,我用对立来概括他们之间的关系。赵姬出身于赵国的豪门,与她有关的人物多是赵国人,比如她后来的面首兼权臣嫪毐,或者是从赵国来到秦国的人,比如吕不韦,她自己和嬴政也是由赵国送回到秦国来的,所以,以赵姬为中心的政治势力,与赵国关系密切,不妨称为赵系外戚势力。赵系外戚势力发达以前,赵姬依附于华阳夫人,受到楚系外戚的庇护。

另一方面,韩夫人出身于韩国的王族,是夏太后的亲属,她与赵姬分属于不同的外戚势力。子异娶韩夫人,是在从邯郸回到咸阳以后,当时,赵姬和嬴政生死不明,新婚的韩夫人有夏姬的支持,当然是可能取代正夫人赵姬的第一人选。成蟜出生以后,立成蟜为继承人取代生死不明的嬴政,在秦国政权和王室内部,想来曾经成为现实的议题。从这种历史背景上看,韩夫人与赵姬,始终是对立的后宫;至于成蟜,从他的出生开始,就是嬴政的潜在政敌。

毫无疑问,以韩夫人取代赵姬,以成蟜取代嬴政,符合夏姬和韩系外戚的利益,却不符合以华阳夫人为中心的楚系外戚的利益。赵姬和嬴政,虽然不是楚系的血亲,却是楚系认可的养亲,楚系必须坚决地支持他们,防止夏姬和韩系的势力过度扩张。想来,正是在以华阳夫人为首的楚系外戚的坚决支持之下,加之吕不韦的协助,子异才能抗拒生母夏姬和韩系外戚的压力,坚持等待赵姬和嬴政六年之久。六年之间,种种复杂的关系和暗地里的激烈争斗,详情虽然不得而知,但大体上还是可以联想得到的。

子异即位以后,赵姬被立为王后,嬴政被立为王太子,在庄襄王居中的平衡之下,诸种名分确定,老臣们受到尊重,亲族们受到厚遇,百姓也得到恩惠,政情安定。两位太后在上,也一时相安无事。依照秦国王室的惯例,王后一般不参与政治。在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之下,王后赵姬与侧室韩夫人,大体上风平浪静;嬴政与成蟜,在子异的爱护下,长兄幼弟一同成长。可以说,回到咸阳的嬴政,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幸福的少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