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3/6页)

春发叔的美国故事勾得人心里痒痒的。有一回,他说:“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好处不在于容易挣钱,而是女人。男人可以娶三个印第安老婆,还有无数个墨西哥老婆。错开时间就行。”小伙子们听得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吵着要他再讲详细些,可春发叔已经讲到别的事情上去了。

“我的想法是,”他对围成一群的族人说,“要把咱们的祖宗祠堂修成公认的中华第一。咱们要向先祖商王姬发致敬,咱们都是他的子孙。”说着说着,他的脑海里便想象出那位三千年前曾入侵高丽的显赫公子。他告诉族人们:“美国人很奇怪,他们连自己的爷爷是谁都不知道。我们要让姬公子重新名扬中华。”春发有一位一事无成的大哥,叫作姬春空,他才是名义上的族长。春发处处小心,尽量不去篡夺他的权威。可在具体问题上,这位精力旺盛的加利福尼亚人常常独断专行,由于大家要仰仗他的钱财,便也原谅了这一切。于是,当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来临之际,德高望重的男人们都要回来祭祖。春发派遣使者传令:“姬家全族老小必须回祖宗祠堂过清明节。”他花了将近一千美元,把那座低矮的、镶着瓷砖屋顶的建筑物修缮了一番,那里是姬家宗族的精神归宿。

其中有位信使南下到澳门去送信。澳门归葡萄牙管辖,与香港一衣带水,是个藏污纳垢的弹丸之地。信使来到一个叫作“春宵院”的风月场所,把信捎给了一个长相英俊、双眼炯炯有神的小伙子。这小伙子在妓院里负责做饭,也帮忙干些杂活。他名叫姬满基,时年二十二岁,有一根轻巧的小辫子、一双赌徒的手和一脸媚笑,天生善于投机取巧。姬满基的父亲希望儿子将来成为一名稳重渊博的学者,于是给儿子起名“满基”,寓意为“厚实的地基”,可儿子对念书根本没兴趣,却学会了诱良为娼的勾当,跟常到澳门来的欧洲水手赌钱时也是花样百出。低地村的信使来时,年轻的姬满基正值春风得意,运气好得惊人,所以根本不舍得离开澳门。

“告诉我父亲,”他说,“今年我肯定参加不了清明祭祖了,让他替我向祖宗们磕头吧。”

“不是你父亲派我来的。”使者说。

“他过世了?”年轻的赌棍着急地问。

“没有,他还健在。”

满基松了一口气,问道:“那叫我回去的是谁?”

“你叔叔,春发。”送信的说。

妓院伙计年纪太小,早已想不起这位叔叔了,毕竟春发离开本地原住民村的时候,满基只有三岁大。于是他决定不服从命令。

“我今年回不去,”他说,“澳门这里生意正顺。”他指着刚刚粉刷过的妓院和旁边赌场里描着的金龙说道。

接着,送信人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这位年轻的皮条客的命运也由此改变。信使说:“春发叔回到咱们村,身上带着好几百万美元。”

“他那么有钱?”大侄儿的脑子转得飞快。

“他特别有钱!”送信人的声音里满是敬畏。

“咱们马上动身。”满基不容置疑地说。

他去见妓院老板:“我父亲叫我回低地村。”这话十分具有说服力。

“那你就得回去。”也是本地原住民出身的妓院老板明白这个道理,“儿女必须孝顺父母。要是你在村里再找到些姑娘,就把她们带回来。咱们这儿一直需要本地原住民姑娘。”

满基和信使顺着河岸徒步走回村子。一路上,和煦的春风拂过两人,看着一片片稻谷地节节拔高,萌发出点点新绿,两人禁不住心潮澎湃。当他们远远地看到自己的家乡,看到祖宗祠堂已经涂上了打眼的亮红色时,满基不由得吹起了口哨:“哦哦哦,他肯定是个大财主。”这天正是清明节,他赶紧回家去跟叔父见礼。

春发叔对这个大侄子印象深刻,他看出满基跟自己一样机智聪明。

“在妓院里干得怎么样?”他问。

“挺好。”大侄子规规矩矩地回答,“从欧洲人身上总能捞点油水。可我大部分的钱都是跟水手赌钱赢的。”

春发叔仔细打量着这小伙子的双手,然后说:“你应该去美国。”

“在那儿能发财?”

“发财!我的亲大侄儿,本地原住民要是在美国都混不下去,那他肯定是笨到家了!”一看这小子听得耳朵都竖起来了,春发便聊起他最喜欢的话题,“在美国,发财简直容易得不像话,你只要记住两件事。美国人根本不懂中国人,可对咱们却有好多改不掉的偏见。要想发财,你就永远不能跳出这些偏见。更麻烦的是,他们那些偏见总是自相矛盾,所以当个华人并不总是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