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就在那天的凌晨,三点不到,日本人袭击了珍珠港。而数周前日本人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人员增加以及战备活动引发了恐慌和猜疑,很多人因此离开上海。但是,艾尔.韦利留下了,他和他的乐队伙伴们先是被拘禁在浦东,后来又转移到潍县集中营。无论在哪里,他们都设法组织乐队,人手不够时,一人演奏多种乐器。可是,他们中有人没能熬过去,韦利的钢琴师F.C.斯托弗就死在了集中营里。有传言说,韦利的手被人剁掉了,不过,有资料显示,他在战后一直生活在美国,至少活到了一九六四年,在邮政局以及房地产公司干过。巴克.克莱顿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回到了美国,和贝西伯爵有过合作,他把在上海的经历写进了他的个人回忆录。泰迪.韦瑟福德的管弦乐队继续在二战时期的亚洲巡回演出,一九四六年,在加尔各答,他最后死于伤寒。在战争时期,阿龙.阿甫夏洛穆夫一直安安静静地生活在上海,后来,他移居美国,和他的儿子、作曲家兼指挥家雅各布.阿甫夏洛穆夫定居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

因为孔祥熙、孙科以及其他国民党高层的努力,一项犹太人的解救计划几乎就要成功,按计划,十万犹太人将会在云南安家。大卫之剑联盟的确派出了意大利籍犹太人阿姆莱托.梵斯派和朝鲜流亡革命家安恭根,给重庆运送现金和金条,但是他们都被杀害了。不久,迫于来自于柏林的压力,蒋介石否决了这项计划。而我们现在只能想象,如果一九三九年这十万犹太人在如今的中缅边境上安居下来,会有怎样的结果。而现在,这个计划只是历史中的一个小小装饰音符,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这本书,将翻动陈年的记忆。

在上海的两万五千名犹太人躲过了一劫,他们中的很多人,是被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解救出来的,他所签发的数千份宝贵的签证中,很多是给家庭的。在一份上海犹太难民名册中,记录了这批难民的原住城市,证实他们中有大批人员来自于维也纳。何凤山死于旧金山,享年九十六。在以色列,他被授予义人称号。

日本人投降后,杜月笙回到过上海,但是,他的健康和他的权力都已走下坡路。一九四八年,他娶了第五任夫人,京剧演员孟小冬。一九四九年五月,当他最后一次离开上海时,身边有孟小冬和他的第四任夫人。

孔祥熙随国民党退避台湾,之后定居美国,死于一九六七年。

一九四一年四月,八百勇士的将领谢晋元被汉奸暗杀。十万上海民众自发悼念活动。

还有其他真实的历史人物,本书都尽可能地复原,他们中包括花旗阿根、老火鸦、大路易斯.理查德森、朱力耶.汉森 、多兰一家、赫尔.阿克曼、施瓦兹、申戈尔德、李滋罗斯爵士、戴笠、乔伊.荷马、艾尔.韦斯特、雷金纳德.琼斯、土肥原贤二、柴田弥一郎,还有张小姐——那位怀了宋子文的孩子,被杀死的舞女。森冈大将是个虚构的人物,但是,他的原型在上海时,的确顶住德国人的压力,拒绝杀害两万五千名犹太难民。

《夜上海》几乎完全基于史实,书中出现的众多人物都是确有其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的两个细节是在历史记录的基础上有所改动。其一,约瑟夫.梅辛格来到上海,执行消灭犹太的终极计划,时间是在一九四二年的七月,而不是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其二,在上海滩,青帮的势力范围非常之大,触角伸及贩卖毒品、赌博、卖淫、走私、向商号收取保护费等等方面,不过,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他们对俱乐部乐队的控制程度,也许没有书中表现得那么大。

宋玉花关进监狱的那些年,对于很多中国人,尤其是对有海外关系的中国人来说,是噩梦般的岁月。这一段历史,离我们故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宋玉花最初对革命事业的乐观的热情,在经历了反右运动、大跃进、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之后,或许会被浇灭。不过,在一九七六年之后的数十年间,中国再一次向世界打开大门,像宋玉花这样的人们有能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当然,磨难虽然过去,伤痛却难以忘怀。书中提到她在监狱中所受到的折磨,源于一个真实故事,它是数十年前我在中国时,从美国人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那里听来的。李敦白早年来到中国,一九四九年以后继续留下来,在“文革”期间,他被关进监狱。在狱中,他受尽折磨,其中的一种折磨就是好几年不许翻身。

当然,杜月笙并没有一个叫宋玉花的契佣,也没有一个叫林鸣的私生子。不过,他的确认为像爵士乐这种西方音乐,对中国是有害无益的。在这一点上,共产党的观点也是一样,并导致了此后近三十年对西方音乐的抵制。在夏莲坊,引发了日本人突袭的《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国歌。上海,在时间长河中,不断改变。但是,她的经典形象,依然是夜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