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页)

“这就叫有钱用在向上,有粉搽在脸上。古话说得好:风光一时,传颂百年。大清王朝,能出几个吴尉文这样的大财主嘛!”

“对着哩,对着哩,咱乡党说得对着哩。”

鼓乐喧闹声中,迎亲的队伍下了官道,折进嵯峨山麓一条黄沙铺过的大车道,朝着一座远眺如城似堡的寨子漫过去。

安吴堡位于北仲山与嵯峨山的交会线上,在泾阳县孟侯原、丰原、白鹿原三原之中,是首屈一指的大堡,其他村、堡、寨凡筑堡而居者,多为黄土筑墙为屏障,抵御匪患功能远逊于青砖砌墙的安吴堡了。因此,三原县的姑娘们都以能做安吴堡媳妇为幸,在她们看来,嫁进安吴堡便是嫁进了安乐窝。所以,每有姐妹嫁进安吴堡,便会受到无数人的羡慕祝福,沿途人群漫路便成为一种常态。此时,盘腿坐得腿酸腰困的新娘子周莹,伸展开双腿,掀开红盖头,将车帘撩出一道缝儿,一股春天才有的清新湿润的禾苗与花草的芬芳随风扑进轿车内。她忍不住张开嘴,贪婪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又舒舒服服吐了一口气,眼睛直勾勾向外窥视着。她从没到过安吴堡,也从没见过吴聘的人,虽然听人说,背靠嵯峨山麓的安吴堡是一块风水宝地,北依山岭屏障,东临红塬卫峙,西傍泾河润田,南有渭水浇地,可谓是一座上有青天佑护,下有厚土植物的乐园。八百里秦川中,要找到第二处如此得天独厚的安身立命之所,实在是比登天还难。一辆轿车从一株茂密的皂角树下碾过,一个年轻的高个儿挑夫,靠在皂角树干上,瞪着惊奇的大眼,望着从面前漫过去的迎亲队伍,见坐着新娘的轿车走过来,身不由己地往路中间走了两步。周莹透过轿帘缝瞧了个清楚,见那挑夫虽是出力人,但却长得英武精悍,强壮有力。猛地,她的脑际飘浮出那位素未谋面的新郎官,安吴堡吴尉文老爷的命根子吴聘少爷的形象:他,是高,是矮,是俊,是丑,是胖,是瘦?是大度豪爽,还是猥猥琐琐气量狭小?是善解人意,还是刚愎自用?是知书识礼,还是粗俗不堪?是体健英武,还是弱不禁风?许许多多的疑问使刚满十七岁的周莹心潮澎湃,红云堆面,耳边响起母亲周胡氏的叮嘱声:“莹娃,嫁到吴家,进门你就是少奶奶了。自古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屠夫抱猪头。你一定要知礼守教,谨遵妇道,持家以勤,待人以善,凡事慎思而行。你婆婆早逝,公公已年过花甲,一生里里外外忙于商务,上得应侍官宦,下得应酬士农工商,难免有时疏于持家教子、问寒暖于家人。若逢一时不悦事,千万别耍小性子,做个贤惠淑庄的好媳妇,娘心就安生了……”

周莹轻叹一声,松开手中车帘,眯着眼身靠在轿车隔板上,心随轿车向前滚动。她的一颗心,一半飞回到三原县孟店村母亲身边,一半飞进了那个既陌生又神秘的安吴堡内,渐渐地贴在那个她从未见过面、然而就要生活在一起,并为他生儿育女、持政管家的男人胸脯上。

阳春的太阳悬挂在头顶,照得大地暖洋洋的。坐北向南的安吴堡城门外,铺撒了黄沙的洁净路面上,布满了清晰杂乱的脚印,堡内的乡民们不约而同拥出城门洞,站在路的两边,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向传来鼓乐声的方向眺望着,迎亲队伍渐渐走近。高大的城堡上,数十面龙凤旗迎风飘展,不时发出猎猎响声。钉满了圆头铁钉的两扇高大厚重的堡门上,左右两边各贴着一个五尺大小的红双喜字,两盏点燃蜡烛的四尺大红灯笼,把城门洞口照得红光闪烁。几个顽皮的孩子站在灯笼下,仰头指画着喊叫着:“灯笼灯笼再亮亮,给我娶个好婆娘;灯笼灯笼你笑笑,我和媳妇亲嘴了。”

笑嚷声中,憨厚朴实的庄户汉子们,立在几张摆满鞭炮的方桌后,摇着手里还没点燃的火香,大声嚷嚷道:“快点香,轿车马上就到堡子门口啦……”嚷叫声中,一位银须飘胸、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的老者从城门洞里走出来,扬扬手说:“别急,别急,听我指挥,迎亲炮要点到节骨眼上,早了三娘圣母赶不到,迟了送子娘娘会不高兴,那就麻达啦。”

有人大声问:“槐树爷,是啥麻达呀?”

“啥麻达?让爷告诉你们,迎亲鞭炮放早了,三娘圣母会说:好嘛,你们不等我到便放炮,白无常若赶来捣蛋,事就费周折了。迎亲鞭炮放迟了,送子娘娘会说:好嘛,你们眼里没我,那就让牛牛娃再睡三年大觉吧。”槐树老头有板有眼地说,“三娘圣母和送子娘娘势利着哩,咱们咋得罪得起嘛!所以,你们就得听从我指挥,任何人敢违爷的令,今儿个的喜酒就不准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