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宋家遗产(第6/15页)
这其中受害最为严重的是那些诚实的人,他们一辈子攒了价值一两千美元的黄金,然后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在规定的时间里拿着黄金到银行里兑换成了金圆券。他们手中的金圆券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后,人们能够在上海、汉口或广州的茶馆门口看到他们茫然的身影。他们被国民党抛弃了,而在共产党眼里,他们则被划为资本家一类。他们就这样坐在那里,在大厦将倾之前,他们连把妻子儿女送到澳门或香港的路费都拿不出来。这些人是蒋介石最后的一批支持者。
蒋介石相当小心地实施了他掠夺中国银行的计划。一艘外表破烂不堪的货船停靠在外滩码头华懋饭店的对面。船上的船员是从海军官兵中挑选出来的,化装成衣着破烂的苦力。中国银行的几个行政人员也被重金收买,蒋介石答应事成之后将用船把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条件就是打开金库的大门。国民党军队对周围包括南京路和外滩在内的几个街区进行了戒严。“苦力”们挑着沉重的担子蹒跚前行,黑暗中传来他们有规律的喘息声。他们每个人都用竹扁担挑着两个包裹。路灯照亮了从银行到货船之间的道路,在幽暗的灯光中,这些人如食尸鬼一般让人毛骨悚然。英国记者乔治·瓦因当时正在熬夜赶稿子。他从办公室窗户里看到了外面正在发生的事情,感到非常惊讶,不过没人注意到他的存在。当瓦因意识到眼前发生的是什么事情时,他给伦敦办公室发去了一条言语古怪、寓意丰富的信息:“中国所有的黄金正在以传统的苦力搬运的方式被运走。”
这也是杜月笙进行的最后一次掠夺。在5月25日共产党成功占领上海的数天前,他就溜出了上海。他在香港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两年时光,几十年的大烟瘾已经把他的身体掏空了,他无法走路,最终瘫痪在床,于1951年8月16日离开了人世。蒋介石从台北发来唁电,称赞杜月笙“忠诚正直”,堪为楷模。
1949年5月初,蒋介石登上一艘炮艇,逃往台湾。国防部部长陈诚早已于前一年的10月赶到台湾,为国民党退守台湾做各种准备工作。蒋介石抵达台北后,被安排住在前总督的寓所,但他不愿去住,而是选择住在台北以北8英里之外的台湾糖业公司种植园里的宾馆里。在这栋树木浓密、青山环绕的寓所里,蒋介石得知上海解放了,保存在南京的军统档案资料也全部被共产党获得了,使他们知道了过去30年里蒋介石与黑社会交往的许多细节。这些资料后来被带到了北平,起初放在位于弓弦胡同15号的共产党秘密情报总部,后来又搬到了党中央大楼里。
中国西部的一些偏远地区仍在国民党的控制中。1949年8月,蒋介石和蒋经国从台湾飞到成都,到戴季陶墓去祭奠。这位转变信仰的反共分子曾帮助蒋介石一步步登上权力之巅,1949年1月,他意识到国民党大限将至,便于1月11日晚间服下了致命剂量的安眠药。既然到了重庆,委员长顺便去警察总署处理了一件以前留下来的“私事”。在重庆监狱的一间牢房里,仍然关押着一位不同寻常的囚犯,他就是伙同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绑架蒋介石的杨虎城。虽然后来答应让他流亡欧洲,但他曾激烈地反对蒋介石。于是,在1938年,当杨虎城借一次大赦之机回到中国后,蒋介石下令立即将其逮捕。在接下来的11年的时间里,杨虎城、杨虎城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及他的一对儿忠诚的秘书夫妇)被关押在戴笠设在重庆郊外的集中营里,饱受折磨。现如今,在诀别大陆之前,蒋介石这次特别的重庆之行只有一个目的:在杨虎城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随后,杨虎城和他的儿子、女儿以及他的秘书夫妇都被拉出去执行枪决。
1950年1月,蒋夫人从纽约抵达中国台湾,前来处理家务。这个岛上的人民并不欢迎国民党,他们是被逼无奈才向暴力恐怖低头。中国台湾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岛屿之一,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海边悬崖林立,山顶上云雾缭绕,每到黎明,太阳破雾而出,山峦尽显。经过日本人数十年的统治,这个岛在经济上已经能够自给自足。然而在“二战”结束后,作为开罗会议秘密协定中的一部分,同盟国把它转交给了蒋介石。蒋介石用武力迫使台湾屈服。这里曾发生过数次大屠杀,第一次,在台北市中心发生的民众暴动中,有一万人被国民党军队杀害。在蒋介石稳住阵脚之前,又有两万人被杀害。没有被害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有的转入地下斗争,有的则逃到了东京。在这个力量对比悬殊的岛屿上,蒋介石的秘密警察和武装部队发挥出了他们在大陆地区从没有过的能力,他们就像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期间蒋介石在上海那样对待台湾人。